穿上亚洲,织物的交流与想像,台湾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中国台湾省

织物,由纤维组成,是裁制衣物的重要材料。工业革命以前,织绣多半于家中进行,现代人多已不需俯首于机杼之前,织物变成我们最熟悉也最陌生的材质。古代亚洲,即便是裁制前的布料,多能藉由纺制、染织的差别或纹饰的特出性,如同解码般,识别出它们所隐含的某种文化、宗教、性别甚或是职业等信息。更有趣的是,跨越时空及地域性的审美,古代的时尚传播远比我们想像中的更为快速,因为迷人的事物总是让人趋之若鹜。中国曾以织造光亮丝绸闻名,珍贵如金,举世无双的丝织品质是东亚文明的象征;南亚印度则生产出独冠寰宇的绘染棉布,不仅风靡世人,进而促使了世界性的棉纺织革命。这些跨越地域掀起的风潮,带动的当然不只是商机,更是文化的影响力。在太平洋及印度洋间绵延数千里的万岛之国─印尼,便处处可见来自四方的文化在其间汇聚、流转,并于时机来临时再次发散出去。

本展览以院藏亚洲织品服饰,包括中国、日本等东亚文化圈;以及印度、印尼等南亚、东南亚文化圈的织物,规划「千丝─精湛织绣的东亚」、「跃动─缤纷绘染的南亚及东南亚」、「流转—纹饰技艺的跨域与影响」等三个单元,介绍不同文化圈的织物及服饰特色,并进一步探讨贸易交流下织物的跨域交流与想像。另设一教育推广区域展出「华布—亚洲织物常见的装饰技法」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织物技法。

千丝-精湛织绣的东亚
华夏大陆长期发展出栽桑养蚕的农业经济,成功将野蚕驯化为家蚕,独到的抽丝与织造技术,孕育了璀璨的丝绸文明。随着工艺技术的发展,如织锦、妆花缎等丝绸织物不仅是宫廷与上流社会的服饰用料,更长期影响邻近的东亚其他地区。如借陆路交流至西藏地区、海路交流到日本列岛,皆受中国织染工艺技巧及纹饰文化意涵的影响。如西藏地区使用具中华象征性纹饰的龙纹及如意云纹;日本传统和服中著名的西阵织与友禅染,其中牡丹、狮子及龟甲纹等吉祥意涵几乎成为共通的纹饰语言。

十九世纪
地团龙暗花缎刺绣外袍
自古以来,中国以丝绸贸易闻名,横断中亚联结到西亚及欧洲的道路称为丝路。丝绸之路上乌兹别克的刺绣外袍,绿地暗花缎为中国产,花间行龙团形纹缎料上绣以红白色楝树刺果图案,内里用印度为销往俄罗斯市场制作的草履虫纹印花棉布,袍服形式为十九世纪奥图曼帝国风格,是一件跨域交流的精彩佳作。

十七至十八世纪
明黄地五彩云纹藏式袍
本件袍服由五彩妆花缎料织出如意云纹,两肩饰火珠纹,下摆仿佛可见海水江崖纹的顶端浪花部分,显示纹饰大半部被裁切掉了。袍服型式,对襟、窄袖,两侧及后中开衩,为典型藏式袍服。满清皇室笃信藏传佛教,常有丰厚赏赐予西藏高僧与贵族,应为贵族所用。

跃动─缤纷绘染的南亚及东南亚
跃动─缤纷绘染的南亚:南亚丰饶的土地,孕育出色彩浓郁的印度文明。印度的染织工艺尤为精湛,绘染技法灵活自如,运用天然媒染剂及蜡防染技法,可染出层次丰富、多彩鲜艳的轻薄布料。大航海时代,葡萄牙商船为寻求胡椒与香料破浪而至,印度的织物曾被视为珍稀的礼物带回欧洲。十七世纪后,较晚进入亚洲市场的英属东印度公司,则将目光转向欧洲无法染制出的跃动色彩─印度绘染棉布,销往欧洲市场之路,意外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潮与革命。

跃动─缤纷绘染的东南亚:印尼─万岛之国,横跨三个时区,绵延千里的大小岛屿上,居住着数以百计的民族。每个地方都能织造独特的纺织产品。最具特色的传统服饰是蜡染裙布(kain panjang)及筒裙(sarong),不论在布料材质、工艺应用及图纹设计上皆表现出各地风格特色。印尼、爪哇等岛屿地区,织品图纹设计主要取材自然环境,山型纹、动物纹、人型纹及船型纹等多用于仪式祭典,透过这些纹饰传达多元的文化意涵。

十九至二十世纪
白地花卉纹绘染棉布

印度手工绘染布(kalamkari),包含手绘及押印两种技法,主要产于科罗曼德沿岸地区。白地棉布以天然染料染出红、蓝色,再藉由媒染剂的调整做出丰富的深浅层次,具有欧式风格的花卉图案,应是为外销欧洲市场所制作,这类大型花棉布通称帕棱布(Palampore),多用于床罩或寝具等家具挂饰。

二十世纪
紫地草履虫纹织金锦纱丽

南亚民族服饰纱丽(sari),是一幅长约五米以上的长布,以纬线织金构成卷叶菱格纹,格内饰以花朵草履虫纹饰,纱丽的边饰首面(pallu )大面积织金纹饰,极其眩目华丽。

二十世纪
白地苏门纹蜡染裙布
白地苏门纹蜡染裙布,不同于其他多彩的蜡染,以黑白色作为主色调,是爪哇中部传统蜡染的特色。看似抽象的苏门纹(Semen Romo)具有萌芽的意涵,呈现出印度教的爪哇世界观。周围搭配植物图案,主纹饰包含灵山、火焰、船、玉座、宝物、金翅鸟(garuda)羽翼、生命树等象征王位的继承者所需具备的德行,原先是中爪哇王室专用的禁忌纹样,现已成为印尼蜡染最具特色的传统纹样。

流转—纹饰技艺的跨域与影响
东南亚海域及中国南海一直是亚欧贸易的交流重地。华侨移民印尼至十九世纪中以后骤增,来自大陆东南沿海区域的华人多居住于爪哇岛北部,许多人就地经营布坊,生产蜡染布,伴随着移动他们的原生文化也移入生根又转化,他们制作的蜡染布带有浓厚的中国纹饰影响。异国纹饰跨域交流的有趣例子在印度织品也能窥见一二。中世纪移居印度古吉拉特的帕西人(Parsi),穿着绣着中国风格纹样的民族服饰。另一方面,从印度外销至印尼的绘染棉布,在印尼当地加工印金装饰,因极为贵重成为当地重要的仪式用装扮。一件衣着承载着不同文化的讯息,也见证了服饰上传统与外来文化的融合。

二十世纪
红地云纹绘染裙布
东南亚海域及中国南海一直是亚欧贸易之间的交流重地。华侨移民印尼始于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急速增加,大多来自大陆东南沿海区域,其中又以福建人居多。居住于爪哇岛北部的华侨大部分就地经营布坊生产蜡染布,他们制作华美布料除了作工精细外,同时将华人文化中常用的祥云、瑞兽等独特的吉祥图案融入当地,纹饰设计独树一格。

爪哇北岸的港口井里汶在历史上和中国有非常深厚的贸易交流,传世的井里汶绘染布中雨云、岩石、龙凤等纹饰主题,反映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院藏〈红地云纹蜡染裙布〉亦产自此地。巨云纹(mega mendung),包含雨云和乞雨之意。色彩浓烈鲜艳,采用中国的云彩设色着色方法,并使用同色系深浅色的晕染技法描绘,使纹饰达到立体效果。时至今日,巨云纹已然成为井里汶最具代表性的纹样。

二十世纪初
红地人物风景纹刺绣衣
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少数民族帕西人(Parsi)原是波斯民族后裔,坚信拜火的琐罗亚斯德教。八到十世纪之间自波斯今天的伊朗移居印度古吉拉特邦,至今仍保留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和信仰。帕西族的衣着与纱丽甚具特色,妇女采用印度传统服饰纱丽,但却喜好浓郁中国风格的刺绣。

本件作品的主要纹饰包括神仙人物、亭台楼阁、拱桥水榭等生活场景,间以各种花草禽鸟,袖口及下摆边饰花卉孔雀,推测可能是居住在古吉拉特邦港口城市的中国工匠所绣,或进口自中国东南沿海城市。本件作品,中国与印度纹饰融合在一件衣着,确是跨文化交流的有趣例子。

十九至二十世纪初
红地印金仪式用裙布
印度名闻遐迩的绘染布,外销到邻近的印尼,成为当地重要的仪式用装扮。苏门答腊群岛(Sumatra)的巨港(Palembang)、占碑(Jambi)以制作华丽多彩的印金布闻名,早期科罗曼多海岸区域为印尼市场制作的绘印染布(kain semagi),进口到印尼后再进行印金加工的装饰,因极为贵重,马来族人在婚礼或祭典仪式使用。这件印度输入的绘染布,中心部分为连续几何排列的花卉纹,两端饰以山型「顿邦纹」,间以花卉饰条,是以印尼市场的喜好制作,后加的印金依旧清晰可见。之后,印尼以其精巧的蜡染工艺,已发展能仿制出进口印度布的本土产布料(kain panjan)并加饰印金,多作为包裹的裙布「纱龙」或肩布。

华布─亚洲织物常见的装饰技法
织物,藉由交错的纤维,固定出所需要的形状,有打制聚合成形的不织布,也有以交织构成的编织物或梭织物。人造纤维出现前,人们以不同的方式从动植物上抽取纤维,先捻纺出长纱线,进而整经、织布。亚洲织物常见的动物纤维蚕丝、羊毛,植物纤维棉、麻、焦叶等,易于取得或善于使用这些素材的区域,自成该织物的产地及相关文化区。

世人所憧憬的华布,多半有着迷人的花纹,花纹的形成与织染的技术密不可分。单位花纹大、色彩多者,织造上复杂且困难;多彩的花纹染色则是衡量防染、媒染等技术是否成熟的标准;刺绣等精致的加饰技法,不受经纬的局限,让图案能更加自由地表现。此单元将从织花、染花与绣花三个面向,简明地介绍亚洲织物常见的装饰技法,透过观察织物上的花纹如何成形,不仅增加我们对织物的感受力,也将认识这些无声艺术背后的文化记忆。

织花交织,绷张在织机上的纵线称作「经」,以梭子牵引于经纱之间的横线称为「纬」,数以千计的经纬线以一定的规律垂直交错,依交织方法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平纹、斜纹及缎纹等基本组织。利用经纬浮长的变化,相同颜色的纱线也能织成隐而不显的暗花纹,不同颜色的纱线搭配则能交织出风格多元的显花效果。
染花着色,是人类很早便开始使用的装饰技法。布料上缤纷的花纹,可以藉由直接涂绘色彩、以色料盖印、或以防染等方式形塑花纹。其中,防染是一种保留底色、创造染色与未染色间的对比,彰显花纹轮廓的做法,如扎染、型染、蜡染等多种技巧。
绣花,也是一种在布面上进行装饰的方式,不同于染织的是,附加于布表上的材质所带来的立体效果。刺绣的表现形式相对自由,一针一线如同画笔,针法如皴法般千变万化,能选择多种色线、各式材质,以平针、十字、打籽、锁针、钉线多元的各式针法,在布面上创作出自己的花花世界。

十八至十九世纪
白地花卉纹绘染棉布
长约203;宽约173-176
这件印度大型花棉布通称帕棱布(palampore),花卉图案具有欧式风格,多是为了外销欧洲市场所制,作为床罩或寝具等家具挂饰。这类印度的手工绘染布(kalamkari),包含手绘及押印两种技法,主要产于位于印度东南部的科罗曼德沿岸地区。这件作品系以天然染料染出红色、浅蓝色,再藉由调整媒染剂的用量作出丰富的深浅层次。整体图案设计对称,布底为原色棉布,中心设计圆形花卉,两侧环以生态自然的枝叶托衬,双枝根部鳞节层叠的土石内饰有蔓草纹,枝叶间大小花卉盛开,外围三层不同设计的长方形花叶纹框装饰,使整幅织品满饰盛开的花朵。

十九世纪
绘染拼布服
衣长118.2;全袖长206.7
印尼爪哇岛传世的拼布服极为珍贵,一般认为这类服饰具有神力庇护的功能,是印尼王族或圣职者的衣着。这件拼布服由近一千余片的三角形布片拼缝而成,布片种类主要为印度绘染布及欧洲毛毡等织物,皆是当时极为珍稀的布料。服内衬以红里、衣襟内侧则以薄丝布衬边。仔细研究拼布的纹饰及染织技法,可发现部份布料的纹饰与日本流传的〈彦根更纱〉极为相似,判断其中最早的布料可追溯到十八世纪左右,其它的则多是十九世纪以后,可知这件长衣拼布材料跨越很长的时代。

十七世纪
红地艾虎五毒锦
33 × 44
这件织锦的底纹是由多彩三角形色块拼接,俗称水田纹,取自明代流行的水田衣(又称百纳衣),设计源于僧侣所穿之补丁袈裟,后人争相仿效,亦多用于儿童服饰,可能有祈求平安健康成长之意。水田纹之上饰有毒蛇、蜈蚣、壁虎、蝎子、蟾蜍五种毒物,是以毒攻毒的思想,借以达到避邪的功能,再加上老虎纹饰,多重巧思,应为端午节应景所用之童服面料。

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国立故宫博物院,俗称台湾故宫(博物院),为台湾最具规模的博物馆以及台湾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研究机构。馆舍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2段221号和台湾省嘉义县太保市故宫大道888号,一年可接待超过614万人次参访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参观人数第六多的艺术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物典藏近70万件册的艺术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机构所藏来自紫禁城、盛京行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皇家旧藏;另有部分是编列预算购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归还部分文物,以及透过各界捐赠和征集而来。藏品时间跨度涵盖新石器时代至今长达8,000年,各类藏品分别交由器物处、书画处、图书文献处和南院处等4个策展部门管理,当中以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古代早期的名家书画、善本古籍和官窑瓷器等搜藏最具影响力。展厅内是按照文物类别以编年方式系统性地陈设5,000余件展品,器物类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轮换一次,书画和图书文献类展件为每3个月定期更换。

为「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带动台湾中南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民国93年12月15日行政院核定在嘉义县太保市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国立故宫博物院之北部院区与南部院区,两者位阶平行,相辅相成,期实现南北文化双星双亮点,达成艺术均富的理念。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