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珍宝,苏州博物馆

苏州,吴地中心,镶嵌在江南大地上的璀璨明珠。1万年前,苏州三山岛人类活动的足迹,拉开了苏州人类历史的帷幕;2500年前吴大都的建立,迈开了苏州城市文明的步伐。

苏州,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地灵水秀,人文荟萃,历来被誉为“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人间天堂”。

苏州,襟湖带江,东望大海,河荡密布,地沃禾嘉,有山川之胜,富鱼稻之饶,我们的祖先生于斯,长于斯,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形成了独特斑斓的风土人情。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当一件件苏州出土的文物展现在你的眼前时,你可能为其精美绝伦而赞美;当一组组苏州出土的文物展现在你的眼前时,你可能为其天趣和谐而赞叹;当一系列苏州出土的文物展现在你的眼前时,你可能为其绚丽风姿而赞唱。倘徉于苏州的历史艺术长廊,东方文明的盎然生机,定将使你流连忘返,遐思千万……

这就是苏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吴地的结晶与象征,吴地的骄傲与自豪。

晨光熹微
苏州,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集中分布区,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绵延不绝数千年,成熟的稻作农业,先进的制陶、治玉工艺,尤其是发达的“玉礼器”体系,始终是中国文明进程中极为光彩夺目的亮丽风景。

争伯春秋
大国争霸是春秋时期的时代主旋律,吴国的逐鹿中原、北上争霸、黄池会盟以及吴越争霸,为波澜壮阔的春秋舞台谱写了动人的历史篇章。吴国的青铜兵器享誉海内,而其精美的玉器及精湛的青铜礼器制作亦为世人所青睐,真山吴王墓、严山窖藏出土的吴国王室玉器,虎丘春秋墓出土的提梁盉、鼎和何山东周墓出土的楚途盉等一批文物,代表了吴国玉器及青铜器制作的杰出成就。

锦绣江南
至西汉武帝时(前140~前87),拥有盐、铜之饶、三江五湖之利的苏州,已是“江东一都会”,成为东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西晋末,北方士族纷纷南迁,苏州得到了又一次大开发。《陈书•宣帝纪》用“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来描写六朝时吴地的农田景象,而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进步。桑蚕业、丝织业、冶炼业、造船业、制瓷业等迅速崛起,领衔于时。其中的青瓷生产,尤称代表。 至隋唐,随着江南运河的开通,苏州成为东南沿海沟通内外的水陆交通要冲,在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的过程中,渐为全国财货集散、转运和信息交流的一个中心。这从出土的唐三彩等北方陶瓷器上,可得其中消息。

都会流韵
唐宋以降的苏州,经济地位日益上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与“苏湖熟,天下足”的古谚语,在《马可•波罗游记》中,都有具体的反映。及至明清,城乡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持续繁荣,推动了社会进步和文化的极度昌盛,苏州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有“东南一都会”之称。 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俗称娘娘墓)及明晚期王锡爵墓出土文物如冠服、首饰、佩饰、刺绣、明器家具、生活用具等随葬品,既反映了当时先进的工艺技术水平,又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有所折射。

吴塔国宝
“吴塔国宝”突出展示了苏州两座标志性佛塔虎丘云岩寺塔和盘门瑞光寺塔内发现的国宝级佛教文物,分“宝藏虎丘虎丘云岩寺塔佛教文物”和“塔放瑞光瑞光寺塔佛教文物”南北两个展室,仿八角形砖塔的展室格局和主次分明的布局形式直观再现了文物保存原貌,充溢着庄严圣洁的宗教情怀。

宝藏虎丘
至西汉武帝时(前140~前87),拥有盐、铜之饶、三江五湖之利的苏州,已是“江东一都会”,成为东南的政治、经济中心。西晋末,北方士族纷纷南迁,苏州得到了又一次大开发。《陈书-宜帝纪》用“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来描写六朝时吴地的农田景象,而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的进步。桑蚕业、丝织业、冶炼业、造船业、制瓷业等迅速崛起,领衔于时。其中的青瓷生产,尤称代表。 至隋唐,随着江南运河的开通,苏州成为东南沿海沟通内外的水陆交通要冲,在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南移的过程中,渐为全国财货集散、转运和信息交流的一个中心。这从出土的唐三彩等北方陶瓷器上,可得其中消息。

塔放瑞光
瑞光塔又称“瑞光寺塔”或“瑞光院塔”。瑞光寺,初名“普济禅院”,据志书载,在三国东吴赤乌四年(241年)时,康居国僧人性康来到苏州,吴主孙权为他创建了这座佛寺,是苏州的著名佛寺之一。赤乌十年(247年)孙权为了报答母恩,在此寺中建造了十三级舍利塔。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年)重修,并敕赐一枚铜牌置于塔顶。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重修时改为七级,并赐额为“瑞光禅寺”,相传塔上常常放五色祥光,故而改名为“瑞光塔”。现存的瑞光塔为砖砌塔身,是北宋初期的遗物,木构部分为宋、明、清历次重修的,其建塔历史在苏州诸塔中仅次于虎丘云岩寺塔。塔为7级8面,由外壁、回廊、塔心组成。塔高43.2米,由下至上逐层收缩,轮廓微成曲线,体制古朴,保存了唐宋多层塔的风格和结构特点。 1978年4月,苏州文管部门在该塔的第三层塔心的砖龛内发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经过鉴定考证,这批文物有以硬黄纸墨写《佛说相轮陀罗尼》一百零五卷、《佛说天地八阳经》一卷,碧纸金书《佛说阿弥陀经》一卷、碧纸金书《妙法莲华经》七卷(唐、五代之物);雕版印刷的《法华经》六卷、《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梵文大隋求陀罗尼经咒》一卷(北宋);黑漆嵌螺甸经箱(唐、五代);真珠舍利宝幢(北宋);彩绘四大天王像内函(北宋);铜质金涂塔两座(五代);地藏、观音、如来佛菩萨像九尊(宋);彩绘描金模制泥质观音像2尊(宋)及喇嘛小木塔和琥珀龟钮方章(宋)等,令人感兴趣的是这批文物大部分同佛教的密宗有关,对于研究密宗在五代南方的传播及其对北宋初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的参考价值。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四万余件,以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和古代工艺品为馆藏特色,包揽了众多“吴地遗珍”,是一座最能体现吴地文化的藏馆。

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也是苏州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中心。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18234件/套,其中一级品222件/套,二级品829件/套,三级品8597件/套,尤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有古籍善本725种3128册,普本32155种102906册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苏州博物馆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2006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10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余平方米,加上修葺一新的太平天国忠王府,总建筑面积达26500平方米,与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构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

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标兵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研究硕果累累。2008年对公众免费开放后,苏州博物馆以弘扬优秀文化和服务社会公众为己任,力求各项工作“有利于传统文明、地域文明的传承,有利于城市形象、城市品位的提升,有利于百姓的文化享受、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举办了百余场特展,2018年接待海内外观众超过318万人次,举办社会教育活动总计达556场,观众总体满意率达9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