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展,台湾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中国台湾省

品茶,是生活,是时尚,是艺术,是文化,也是饮茶人共通的语言。茶的原乡在中国,自古发展迄今,已由解渴药饮,经过唐宋的煎煮点啜,到明清的冲泡慢品,随着茶叶制法的改变,茶器的使用与品茗方式也随之变化。汉地饮茶习俗,通过使臣与贸易的传播,融入蒙藏人民的生活,茶叶需求日渐增加,茶马古道于焉成形,发展出游牧民族的饮茶方式与器皿。

唐宋时期,品茶透过日本遣唐使、留学僧侣及商贾自中国传入日本,并融入当地的文化精神与行茶礼仪,发展成一套严谨的日式茶道。明末,福建僧侣又将闽式饮茶法及宜兴茶器带入,结合日本文人清谈的饮茶方法,形成「煎茶道」。

明末清初,饮茶习惯也跟随中国东南沿海移民的足迹,传到东南亚与台湾。台湾不仅延续闽粤地区「工夫茶」的饮茶传统,发展至今已将喝茶氛围推至艺术领域。据《诸罗县志》记载,台湾中南部有野生茶树,说明台湾地区适合种植,茶商自闽南地区引进茶种及制法,并不断改良,终于在一九八〇年代发展出高山茶, 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山区。

展览依前述脉络分为「茶乡—中华茶文化」、「茶道—日本茶文化」、「茶趣—台湾工夫茶」等三单元,展出院藏茶文化相关文物,呈现各区域特有的品茗方式与文化;并藉由明代茶寮、日本茶室及现代茶席等情境空间展示,营造出不同时空饮茶的特有氛围,带领观众认识茶在亚洲的传播与交流,如何发展出各具特色又相互融通的茶文化。

第一单元
茶乡-中华茶文化

一、唐风宋韵
中国饮茶文化渊远流长,西元七世纪饮茶习惯已遍及全国。八世纪陆羽(约733-803)撰写《茶经》(761),对茶叶、茶器及煎煮茶法等有具体的说明,奠定吃茶方法与器用规制。
唐人烹茶,是先将茶叶辗成粉末,投入茶鍑中煎煮,再分酌于茶碗饮用。茶碗以越窑青瓷及邢窑白瓷最为普遍,通称「冰瓷雪碗」。
宋人改将茶末置于茶盏,以茶瓶注汤点啜,故称「点茶」。十一世纪著名文人蔡襄(1012 -1067)着《茶录》论及饮茶需具备色香味,并列举九种茶器,然传世宋代茶器中以茶盏及茶托较为常见。宋人也爱斗茶,方法是将茶汤打出茶沫汤花,为了观察茶沫汤花之美,多用黑釉茶盏,一般则用青、白釉色茶碗。

二、明人雅集
唐宋两代,多见茶叶制成茶饼或团茶,方便运输。明代自太祖洪武二十四年(1391)「罢造龙团,惟采芽茶(叶茶)以进」,自此改变了饮用末茶的习惯,茶文化有了划时代的变化。明人吃茶方式,是将茶叶直接投壶冲泡,再转注茶钟饮用,奠定了今日的泡饮方式。茶壶与茶钟成为主要茶器。茶杯以「洁白如玉,可试茶色」的白瓷为尚,青花瓷茶器也颇流行。茶器除了既有的陶瓷制品外,明晚期宜兴紫砂及朱泥茶壶的使用亦蔚为风尚。再者,明代文人讲究品茶空间,本单元依据吴中爱茶人,也是大书画家文征明(1470-1559)〈品茶图〉,营造明代茶寮,邀请观众一窥明人茶空间之陈设与氛围。

三、清代品茗
清代与明代的饮茶习尚大致相同,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宫茶器制造的盛世。例如,康熙朝西洋传教士引进的珐琅彩技法,随即应用于茶器生产;其他各类茶器也皆质量俱佳,在材料、造型及装饰技法上都达到极高水平。从院藏清宫茶器与档案纪录中,均可窥见清代皇帝对茶器的重视与品味。盖碗的普遍使用,是清代品茗一大特色;此外,清室入主中原仍保留饮用奶茶的民族风情;再者,接待蒙古王公贵族与藏族高僧,筵宴饮用奶茶,也是清宫经常举行的交谊活动,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奶茶器皿,本单元特别选展院藏奶茶器中的精品,借以呈现清代茶文化的多元面貌。

第二单元
茶道-日本茶文化

一、和敬清寂
西元八世纪中叶,中国饮茶文化随着遣唐使及僧人初传日本。十二世纪末,荣西禅师(1141-1215)从南宋带回禅院吃茶法和茶种,掀起日本饮茶风气与栽种制造茶叶。十五世纪,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1436-1490)融合武士、贵族、禅僧等文化,在书院茶室中举行茶会,时称「书院茶」。其后,村田珠光(1423-1502)创立古朴简约的茶室,主张茶人要摆脱欲望,通过修行来领悟茶道的内在精神。到了十六世纪中晚期,千利休(1522-1591)提倡「和敬清寂」的茶道精神,不再拘泥来自中国的「唐物」茶器,使用朴拙器具,简素的和式茶器应运而生。

二、煎茶茗燕
十七世纪中叶,明朝商人赴长崎从事贸易活动,明末饮茶方式也东传至日本。随后在一六五四年,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和尚(1592-1672)东渡日本,将闽式饮茶法及宜兴茶器带入日本,于是结合文人清玩及不拘形式的饮茶方法,也随即在日本文人圈迅速流传。十八世纪「卖茶翁」高游外(1675-1763)以不分贵贱及禅俗交融的精神,提倡从容自在的饮茶态度,被当时人称为「煎茶道」。其后,煎茶道受到文人赏玩的趣味影响,品茶遂与赏画、挥毫相互融合,成为一种生活逸兴的表现,然而流传发展至今,形成一套严谨的泡茶规矩与仪礼。

第三单元
茶趣-台湾工夫茶

明末清初,随着中国东南沿海移民活动,饮茶习惯亦传至台湾,并逐渐生根发展。台湾早期的茶文化,承继自闽南「工夫茶」的传统,以潮汕四宝即潮汕烘炉、玉书煨、孟臣壶、若深杯为主要的茶器。嘉义笨港板头村清代县丞署遗址出土带款朱泥残壶、德化白瓷杯及青花杯等,足以为证。
据《台湾通史》记载,嘉庆年间自福建引进武夷茶,同治时期又有英商推广种植乌龙茶并大量外销。二十世纪后期乌龙茶成为台湾茶的特色,注重茶的色香味,同时也带动饮茶风气的兴盛,台湾茶艺在工夫茶的基础上经过演变,发展出今日多元的品茶文化。

亮点

工夫茶器一组
清末民初
​白泥风炉(高21.6公分口径14.0公分底径12.8公分);白泥单柄壶(高7.5公分口径6.8公分底径8.0公分);宜兴窑朱泥壶(宽9.8公分高9.8公分口径3.7公分足径3.4公分);青花花卉纹茶杯一组四件(高3.0 公分口径5.0公分足径2.5公分);青花莱菔纹茶盘(高3.8公分口径16.8公分底径13.0公分)

整组为后配茶器:包含白泥风炉、白泥侧把烧水壶、朱泥茶壶、青花花卉纹四小茶杯及青花茶池(亦称茶船)等共五项茶器。此为清代以来闽粤地区常见的基本工夫茶器组合,清中叶闽粤工夫茶普遍使用所谓「潮汕四宝」茶器,亦称「乌龙茶四宝」或「四宝茶器」 ,四宝为潮汕风炉、玉书煨、孟臣壶、若深杯等四种茶器。前两器为烧煮汤水用器,后二器则为泡饮茶器。
白泥风炉与单柄侧把烧水壶乃潮汕工夫茶器中的特有造型,不仅流行于闽粤,亦外销东南亚,十九世纪初外销至日本后,至今仍是日本煎茶道最为普遍使用的茶器。两器为近代作品,白泥玉书煨烧水壶胎薄,侧把内中空,把下印「昌平」、 「宝山」款识;白泥风炉通风口呈镂空卍字形,外围菱形花边,其上刻「百事如意」为十八世纪以后外销日本煎茶道具上常见造型。
朱泥梨形小壶,弯流曲把,平底内凹,底刻「龙溪魏梓敬珍藏」二行楷款。全器胎泥细腻,器面均带微小突起砂质颗粒,即爱壶家所谓梨皮泥壶。
小型茶壶为闽南、潮汕一带喜用来泡饮乌龙茶工夫茶的重要茶器,此壶应为闽南龙溪魏姓爱茶者所持。这类略高的梨形小壶又称「思亭壶」,传为清初陆思亭(生卒不详)所创,长久以来也是晚清工夫茶壶中常见的造型之一。
青花茶盘通常作为烫壶与烫杯保温或盛杯之用,盘以青花描绘莱菔(萝卜菜叶)纹。四小青花茶杯,外壁画花卉纹,口沿镶金,底青花书「锦福堂记」,常见于清末民初外销泰国茶器。

「是礼」款红砖茶担
清末民初
长38.4 宽17.1 高55.4 公分
长方形红砖胎茶担为潮汕工夫茶特有造型,潮汕称为「茶担」,是放置各式茶器的柜式茶棚,砖胎低温烧成。这类形制茶担虽有大小之分,但分格置器内容大同小异。器一般分上中下三段,据茶学者考证,(注)上段右上放置茶炉,有三开口,上口为大圆孔以便纳炉,前为八方扇形风口,背后则留一小半圆形散热口,因置风炉,故占有上中段;上段左边仅留上方的海棠形孔洞,以容海棠形茶叶罐,其下中段左面为方形大开口,可置茶壶、茶杯等茶器;下段整面于右面开口呈一斜放的花瓶瓶体,其上则为砖体刻印瓶口及插饰牡丹花一枝,上实下空巧妙地形成瓶花装饰,此格盛放炉炭,作用与炭笼相同,格后方亦有一小半圆孔洞,或亦作散气之用。茶担两侧亦分三段,下段各有一扇形开孔,以供手抬提放;茶担背面除前述上下各留两小半圆形开孔外,面平而无装饰。

全器纹饰分布于正面及两侧,正面正中门楣上方刻有「是礼」二字,点出茶担的使用意涵;左上雕饰人物骑兽图,通风口下方为太极八卦图,下段为前述之瓶花装饰,四周及边框则围饰回文、锦纹及朵花纹等。茶担两侧上方各饰莲花,中段一饰莲托宝瓶,一饰莲系双笔,纹饰或为道教杂宝纹,与正面太极八卦纹相互呼应。

清末民国潮州文士翁辉东(1885-1965)在其著书内曾谈及〈工夫茶〉有茶壶、盖瓯、茶杯等十八项茶器,其中最后一项就是茶担,可见茶担盛行于潮汕地区。

煎茶提篮茶器组
日本明治时代
高18.0公分长21.0公分宽15.0公分
小型煎茶提篮茶器组,为野外吃茶时使用。全组有白泥风炉、白泥侧把烧水壶、朱泥茶壶、青花杯、铜茶托、锡茶叶罐、竹雕茶则、青花香合、铜香瓶、铜炭箸、佛经卷、佛钮铜印、方漆盒、龙纹铜镜、藤垫等共二十四组件,悉数收纳竹编提篮内,方便携带。

白泥风炉与白泥侧把烧水壶为烧水用器,风炉,泥胎细,风口较低,底有钤印「松斋」;侧把烧水壶,短流,鼓腹,底圆弧内凹以利快速导热,侧把圆柱中空,胎薄体轻。朱泥小壶及青花杯为泡饮茶器,朱泥壶,直短流曲把,底印「孟臣」款, 为日本煎茶道常见的「具轮珠」造型,惟盖较低矮;五青花小杯,外壁绘云鹤杂宝纹,口沿内一圈转枝花卉边饰,底青花书「九谷」款。此四器参照III-1-5工夫茶器组,与清中叶闽粤地区工夫茶重视的「工夫茶四宝」潮汕风炉、玉书煨、孟臣壶、若深杯等主要茶器,几无二致。

锡制茶叶罐,圆盖,平肩,器身扁平正面呈半圆型弧度,带四矮足外撇,底「王东」阳刻款;竹雕茶则,器表刻一人物坐像,并刻「强谓吾心似秋月,争知肚里暗昏々」禅语,充满文人闲适的风格。长方型竹编提篮,内衬团纹暗花缎,多为中国晚清制品,收纳茶器之外,同时可作为茶席中装饰的道具。其他还有香器及文房用具等充分体现煎茶道在品茗之余,观赏金石书画助兴的雅趣。整套煎茶器应为后配。

井户茶碗铭春霞
16世纪朝鲜半岛
高8.1公分口径16.5公分
全器施厚釉,呈「枇杷色」,部分口缘流釉,釉面满布细碎开片,圈足露出胎土,底部周围胎土张裂并有缩釉痕迹(日文称「梅花皮」),是典型井户茶碗。

据推测井户茶碗产地为李朝时代(十六世纪)在朝鲜半岛南部(「庆尚南道」)烧制,原为一般民窑所烧造的日常用器,传到日本后转作茶碗。桃山时代以后,深受茶人喜爱,在当时被誉为极品茶碗。

美浓窑织部绿釉铁绘海棠形盆
日本江户时代
高7.7公分口径20.9×24.8公分
织部,指茶人古田织部(1544-1615)所喜好的茶器风格,多制作于美浓地区(日本岐阜县),以器型多变,纹样新颖、自然开放著称。桃山末期(十七世纪)以后特别流行,其特征是胎体用白土或红土,部分施绿釉,并以白泥、铁釉描绘纹饰。本作品为四瓣海棠形(日文称海棠为「木瓜」),高直壁,四足,原盖佚失。通体施白釉不及底,左右两侧各施绿釉,且局部积釉,器内中间色白,用铁釉绘卷草纹、几何型纹,并内壁绘横线,外壁绘直线。整体造型朴拙,为典型织部风格的陶瓷。器作果子器,用于茶道仪式中盛装甜食的器皿。

濑户窑褐釉茶末罐
日本桃山-江戸时代
高9.8公分足径5.6公分
小口,短颈,平肩,长筒身底微敛,平底,底部有线切痕,配象牙盖。通体施釉不及底,肩部有自然流釉,釉色黑褐交织,别具一格。造型修长,腰部微内凹,方便持握器身舀取茶末,整体朴拙自然,是茶人喜爱的风格。

这类小罐样式仿自福建、广东各窑,原应为香料罐,外销至日本后被茶人转用为茶末罐,镰仓时代(十四世纪)以后,濑户、美浓各窑均有仿造。室町时代末期(十六世纪)随着草庵茶的兴起,日本制的茶末罐成为主流,生产地遍及全日本。濑户是日本爱知县濑户市周边生产陶瓷器的总称,多产日常用器。桃山时代(十六世纪晚期)随着茶道的兴盛,也生产许多茶器。

茶末罐,另附三个包覆的袋子(日文称「仕覆」),分别是白地缠枝牡丹织金、青绿地缠枝牡丹织金、花色四菱缎子,用于搭配不同主题的茶席。

Related Post

根据收纳外箱上小崛宗庆(1923-2011)的墨书记载,本作品曾为江户时代造酒大豪商鸿池家的旧藏;另一收纳筒状木盒上有小崛政峰(1690- 1760)的墨书,题名「五月雨」,箱盖内面则录有小崛政方(1742-1803)的和歌一首。小崛等三人为武家茶道中的远州流派,重视朴素内省的侘茶精神,政峰为五代、政方为七代、宗庆为十二代宗家。

洪塘窑酱釉茶末罐
南宋-元代
通高7.8公分口径5.2公分底径4.0公分
敛口卷唇,短颈,弧肩,硕腹,颈下及腹中各刻有一道凹弦纹,上丰下敛,平底,底部遗有线切痕及窑印,后配象牙盖。胎薄细腻,拉坯痕迹明显,通体施釉不及底,肩部自然流釉。茶末罐是用来放置末茶的小陶罐(日文称「茶入」),日人《君台观左右帐记》内记载从中国输入的茶末罐,形制多达十数种,而根据考古报告,这类薄胎酱釉小罐在福州洪塘窑有类似的出土器。
器附绿地牡丹格纹缎的包状袋(日人称「仕覆」),及收纳用的木制圆筒盒,盒盖楷书「汉口广」及白地暗花草花纹刺绣袋。另外,观赏茶末罐时多搭配漆盘,方形漆盘,表髹朱漆,里髹黑漆,底部以朱漆写一字或记号。内外箱分别载记小堀远州及薮内六代比老斋(1727-1800)之书迹,原为京都市妙法院所藏。薮内流十代竹翠(1840-1917)写书札附录观赏记。薮内流为茶道流派之一,坚守千利休式枯淡闲寂的「侘茶」理念,也受到古田织部(1544-1615)武家茶道精神的影响。

瓷仿拉古里木纹茶碗及多穆壶
清乾隆
茶碗(高4.6公分口径13.6公分底径9.1公分);穆壶(高46.5公分口径9.0公分底径13.5公分通宽25.0公分)
奶茶碗与多穆壶均为景德镇御窑厂以瓷仿古拉里木纹理制作而成。多穆壶是满蒙藏民族共通使用的奶茶用具。《西藏志》中有所谓「拉库尔」木,拉库尔亦称拉古里木,木色黄褐,带不规则纹理,传说具解百毒、避邪功效,因此清宫非常珍重以拉库尔木作成的木奶茶碗及多穆壶。除以珍贵木材制作之外,亦令景德镇御窑厂仿制具西藏风格的茶具,形制、木头纹理,维妙维肖。

藏人熬制稣油茶多使用木筒形多穆壶,多穆为藏语,读音为「Mdog-mo 董莫或多穆」,即奶茶壶之意。这件瓷制多穆壶口沿呈僧帽状,带拱形盖上塑狮钮顶,圆直筒身,器身上饰四道凸棱,夔龙把,凤首流,全器除僧帽沿、四凸棱、及狮钮施金彩外,器内外均挂仿木纹黄褐釉。

奶茶碗宽口外撇,矮壁阔足,全器与多穆壶同,均施仿木纹黄褐釉。清宫在雍正七(1729)年已见档案有「花梨木磁桶」的制作,由院藏雍正仿木纹花盆,模仿之逼真写实,令人难辨真假。乾隆二十八(1763)年《活计档》亦见载景德镇御窑场为热河行宫烧造「仿拉古里茶碗」的记事。宽口浅壁类似墩碗的奶茶碗,清宫自康熙朝以来时有制作,有金银、玉、木质、匏制、象牙、宜兴紫砂、及各种釉彩等,本院所藏康熙、雍正朝铜胎或瓷胎画珐琅尤为多见。

洋彩锦上添花红地茶钟一对
清乾隆七年
高5.5公分口径9.2公分足径3.9公分/一只
直圆口,短颈,椭圆腹,底微敛,长曲流,弓形把,把内侧上方一通气孔,矮圈足微撇,带圆纽拱形盖,纽侧及盖内各有一相连通气孔。器内及底全施湖绿釉,器外除颈、圈足外,通体于紫红地上锥刻卷草纹,余隙彩绘洋莲四朵,颈饰螭龙二对,肩为如意纹一周,底边蕉叶纹一周,圈足则饰黄地花卉图案纹一周。盖纽涂金,围绕莲瓣纹一周,盖面画转枝花叶纹四朵。胎薄透光,壶底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篆款,外加双方框。茶钟口微敞,深直壁,矮圈足,内底微凸。器内白釉无纹,外壁紫红地上锥划卷草纹,其上加饰彩绘番莲花三朵。胎骨略重,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这类直弧,深壁,口径九公分左右的碗器,形制常于宫廷绘画中出现,作为啜茗茶钟。此为清宫档案中乾隆六年、七年制作的「乾隆款洋彩锦花红地茶钟」,另还有相同技法、敞口、口径较大约十二公分的「乾隆款洋彩锦上添花红地茶碗」。

此类紫红地锥刻洋彩器,剔、画工精密,不仅器内外满施彩釉,壶盖内及底部,甚至圈足、盖圈足底部也全施金彩。虽然纹饰繁褥,但见锥、画工序之讲究。茶壶与与茶钟纹饰极为接近,惟茶壶款识为料款;茶钟则为六字青花篆款。

洋彩番莲纹红地茶壶
清乾隆六年
高16.5公分口径5.5公分足径5.7公分
直圆口,短颈,椭圆腹,底微敛,长曲流,弓形把,把内侧上方一通气孔,矮圈足微撇,带圆纽拱形盖,纽侧及盖内各有一相连通气孔。器内及底全施湖绿釉,器外除颈、圈足外,通体于紫红地上锥刻卷草纹,余隙彩绘洋莲四朵,颈饰螭龙二对,肩为如意纹一周,底边蕉叶纹一周,圈足则饰黄地花卉图案纹一周。盖纽涂金,围绕莲瓣纹一周,盖面画转枝花叶纹四朵。胎薄透光,壶底蓝料书「乾隆年制」四字二行篆款,外加双方框。茶钟口微敞,深直壁,矮圈足,内底微凸。器内白釉无纹,外壁紫红地上锥划卷草纹,其上加饰彩绘番莲花三朵。胎骨略重,底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款。这类直弧,深壁,口径九公分左右的碗器,形制常于宫廷绘画中出现,作为啜茗茶钟。此为清宫档案中乾隆六年、七年制作的「乾隆款洋彩锦花红地茶钟」,另还有相同技法、敞口、口径较大约十二公分的「乾隆款洋彩锦上添花红地茶碗」。

此类紫红地锥刻洋彩器,剔、画工精密,不仅器内外满施彩釉,壶盖内及底部,甚至圈足、盖圈足底部也全施金彩。虽然纹饰繁褥,但见锥、画工序之讲究。茶壶与与茶钟纹饰极为接近,惟茶壶款识为料款;茶钟则为六字青花篆款。

宝石红茶钟
明宣德
附凸缘玉璧茶托(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
高5.2公分口径10.2公分足径4.3公分;璧高1.4公分口径6.8公分缘径11.3公分
典型撇口茶钟造型,全器除足底外均施红釉,釉色鲜红,橘皮纹棕眼明显,口足均露白边一道,近底足处,白釉泛青。胎骨略厚,细白坚致。外底白地上浅刻「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款,外加双圈。宣德宝石红釉为世所称,明代王世懋《窥天外乘》中即提及宣德窑:「以鲜红为宝」。
宝石红茶钟口径十公分左右,与所谓的明初洪武茶钟,以及后来《江西省大志》上所载嘉靖白瓷暗龙纹茶钟大小、形制相近,显见茶钟样式自明初开始宫廷已规格化,宣德宝石红茶钟至于清代仍为乾隆皇帝喜爱,因此特别为其选配新石器时代的栗黄凸缘玉璧作为茶托,凸缘壁上刻有乾隆34年(己丑‧1769)御制诗〈咏古玉碗托子〉:「圆如璧有足承之,置器何愁覆餗为。土浸久成栗蒸色,石攻后异草垂时。不辞一旦絮城出,似恨当年玉碗离。净几原堪作珍玩,曾经谁玩亦堪思。」。乾隆茶器的混搭风格与今日好茶人士一样,援以古物今搭,创意配套。

青花转枝海棠纹茶叶罐
明宣德
口呈敛圆内折,鼓腹,圈足外撇,带莲苞纽盖。罐腹周壁绘转枝海棠花纹,上下则各饰仰覆莲瓣纹一周,撇足上画五瓣花八朵。盖面为逐次扩大的三阶伞状形,内层最小留白,中为莲瓣纹,盖沿为转枝海棠花。盖内附圈沿一周,墙沿略高可使罐盖不易滑落。底平呈三阶式,外层足底露胎,洁白细腻。青花浓艳,多带褐绿结晶疵斑,白釉微泛青色,釉面多有使用擦痕。
这类盖罐作何器用,明代文献并无记载,至于清代则常见与其他茶器摆设一起,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描绘〈乾隆皇帝雪景行乐图〉中,乾隆皇帝的侍仆们正在忙以雪水烹煎三清茶的茶器当中,即见着与本器类似的茶罐置于其中,显示这类盖内带高圈沿的盖罐,可与盖身贴合,不易滑动,亦可密封免于受潮,或多作储藏茶叶使用,与故瓷005954相同,盖内沿均有较深圈壁,多数的明清锡茶叶罐盖亦复相同作法。

青花山水人物六方茶叶罐
清康熙
高17.1公分口径3.7公分足径3.7公分
罐呈六方形,直口,斜肩,直壁,矮圈足,口足亦为六方形,带平顶六方盖。盖面青花绘一蟠螭,盖壁饰六字三种不同书体的「寿」字,加饰青线三道。罐肩满画灵芝如意纹,罐腹则饰山水人物画,云松下二老者,一抬头持杖遥指飞翔而来的仙鹤,另一老者及一背罐童子亦仰面迎望飞鹤,罐腹上下各饰回纹一周,足边则为转枝叶纹一周。胎质细腻,釉色鲜丽、浓淡层次分明,为典型康熙「墨分五色」青花釉色。底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款。

定窑牙白划花回纹茶托
北宋
高5.0公分口径14.5公分底径3.5公分
斗笠形茶盏,通体施黑釉,口沿镶扣铜边,内底一点凸起,内壁贴饰枯叶纹,叶纹褐黄、带蓝白条缕斑纹。底足无釉,胎质粗松,呈色灰黄,碗壁显见拉坯遗痕,外底圈足浅遗有沾釉痕迹。釉色漆黑,釉面偶现黄色棕眼气孔点。

剪纸贴花黑釉碗器为江西吉州窑独创一格的装饰技法,常见木叶、梅花、龙凤、或文字等贴花图案纹。黑釉木叶碗为其代表作,其技法先于生坯器上施含铁质的黑褐色底釉,后将处理过、沾染含铁较低的褐黄釉木叶贴着于黑釉之上,一次烧成,因而产生黑地枯叶饶富趣味的装饰,啜茶时枯叶若隐若现,别具情趣。这类木叶纹现经学者研究,应为桑叶纹,与江西百丈寺的禅院茶礼流行有关,《百丈清规》〈赴茶汤〉内不少条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义,此亦与南宋江西派诗人陈与义「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的禅茶文化美学相关。

典型宋代茶托形制「形如碗带托盘,中空,下有足。」,上方深腹碗形为茶托的托圈,壁深用以承盏,中空无底。盘口及圈足均镶铜扣,圈口则未加圈扣。托盘宽圆平出微有弧度,圈足略高外撇,圈口及盘口皆刻划回纹一周为饰,釉色牙白莹润,胎质细腻。

南宋末周密《齐东野语》书内曾提及宋人举茶是茶盏与茶托一起,足见茶托与茶盏配套使用,辽宋壁画或茶画上所绘茶盏与茶托,一般都是成组出现,形影不离,举茶时可只手扣持盘沿,只手持盏。此于南宋周季常‧林庭珪所绘〈五百罗汉图〉(1178-88),或1959年出土的金代山西孝义县张家庄金墓〈砖雕仕女图〉上皆可见及宋人持盏方式。

宋代定窑烧造数量极大,除精品上贡外,一般民间日常用器亦有生产,碗盘类最为常见,茶托存世较少,可能是宫廷订制器皿。北宋早期还见托圈有底,如定州静志寺塔基出土带「官」字款茶托,形为宋制,但有底,不中空,可视为唐五代至宋代过渡时期制品。宋代中期以后托多为中空,汝窑、官窑、景德镇青白瓷等或漆器、金银器皆然。黑漆茶托搭配白釉茶盏,或朱漆茶托与黑釉茶盏成套,形成黑白、或红黑对比的时尚美感。而《齐东野语》内则提及家中有丧则不宜举用朱色茶托。

吉州窑黑釉木叶纹茶碗

高6.8公分口径11.0公分足径8.2公分
斗笠形茶盏,通体施黑釉,口沿镶扣铜边,内底一点凸起,内壁贴饰枯叶纹,叶纹褐黄、带蓝白条缕斑纹。底足无釉,胎质粗松,呈色灰黄,碗壁显见拉坯遗痕,外底圈足浅遗有沾釉痕迹。釉色漆黑,釉面偶现黄色棕眼气孔点。

剪纸贴花黑釉碗器为江西吉州窑独创一格的装饰技法,常见木叶、梅花、龙凤、或文字等贴花图案纹。黑釉木叶碗为其代表作,其技法先于生坯器上施含铁质的黑褐色底釉,后将处理过、沾染含铁较低的褐黄釉木叶贴着于黑釉之上,一次烧成,因而产生黑地枯叶饶富趣味的装饰,啜茶时枯叶若隐若现,别具情趣。这类木叶纹现经学者研究,应为桑叶纹,与江西百丈寺的禅院茶礼流行有关,《百丈清规》〈赴茶汤〉内不少条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义,此亦与南宋江西派诗人陈与义「柏树解说法,桑叶能通禅」的禅茶文化美学相关。

典型宋代茶托形制「形如碗带托盘,中空,下有足。」,上方深腹碗形为茶托的托圈,壁深用以承盏,中空无底。盘口及圈足均镶铜扣,圈口则未加圈扣。托盘宽圆平出微有弧度,圈足略高外撇,圈口及盘口皆刻划回纹一周为饰,釉色牙白莹润,胎质细腻。

南宋末周密《齐东野语》书内曾提及宋人举茶是茶盏与茶托一起,足见茶托与茶盏配套使用,辽宋壁画或茶画上所绘茶盏与茶托,一般都是成组出现,形影不离,举茶时可只手扣持盘沿,只手持盏。此于南宋周季常‧林庭珪所绘〈五百罗汉图〉(1178-88),或1959年出土的金代山西孝义县张家庄金墓〈砖雕仕女图〉上皆可见及宋人持盏方式。

宋代定窑烧造数量极大,除精品上贡外,一般民间日常用器亦有生产,碗盘类最为常见,茶托存世较少,可能是宫廷订制器皿。北宋早期还见托圈有底,如定州静志寺塔基出土带「官」字款茶托,形为宋制,但有底,不中空,可视为唐五代至宋代过渡时期制品。宋代中期以后托多为中空,汝窑、官窑、景德镇青白瓷等或漆器、金银器皆然。黑漆茶托搭配白釉茶盏,或朱漆茶托与黑釉茶盏成套,形成黑白、或红黑对比的时尚美感。而《齐东野语》内则提及家中有丧则不宜举用朱色茶托。

长沙窑绿釉单柄壶
唐代
通盖高18‧5公分口径4‧9公分足径7‧4公分
壶圆口,椭圆腹,短流,长方形空心横柄,柄中段附圆穿孔,以便串连盖上系孔。全器除口沿及圈足无釉外,均施绿釉。釉色青绿乳浊,釉层较厚,釉面满布细碎开片纹,器盖釉色偏蓝,积釉处杂呈蓝斑。

侧把单柄壶盛行于唐代晚期,浙江越窑、湖南长沙窑等南北各窑均有烧造,石制器亦有制作。长沙窑制作多种日常茶器如单柄壶、茶瓶、茶碗、茶末盒等多带器铭如「荼埦」、「荼盏子」、「大茶合」、「镇国茶瓶」, 可见饮茶风气在湖南地区颇为盛行。

单柄壶在唐晚期与短流茶瓶一样,皆作为注汤点茶之用,其形制与与院藏骊山石单柄壶,以及及国立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收藏的一组唐代滑石茶器中的小型单柄壶极为接近,此为唐代晚期盛行于茶盏内点茶的带柄茶瓶,或亦可称之为「急须」,因单柄壶形制在宋人黄裳〈龙凤茶寄照觉禅师〉诗中称「急须」为东南之茶器,用以煎煮茶汤, 这类造型,由唐至今造型、胎釉虽经演变,然千余年来仍为茶家所爱,明清时期宜兴紫砂或闽粤所制白泥尤为多见。​

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国立故宫博物院,俗称台湾故宫(博物院),为台湾最具规模的博物馆以及台湾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研究机构。馆舍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2段221号和台湾省嘉义县太保市故宫大道888号,一年可接待超过614万人次参访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参观人数第六多的艺术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物典藏近70万件册的艺术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机构所藏来自紫禁城、盛京行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皇家旧藏;另有部分是编列预算购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归还部分文物,以及透过各界捐赠和征集而来。藏品时间跨度涵盖新石器时代至今长达8,000年,各类藏品分别交由器物处、书画处、图书文献处和南院处等4个策展部门管理,当中以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古代早期的名家书画、善本古籍和官窑瓷器等搜藏最具影响力。展厅内是按照文物类别以编年方式系统性地陈设5,000余件展品,器物类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轮换一次,书画和图书文献类展件为每3个月定期更换。

为「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带动台湾中南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民国93年12月15日行政院核定在嘉义县太保市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国立故宫博物院之北部院区与南部院区,两者位阶平行,相辅相成,期实现南北文化双星双亮点,达成艺术均富的理念。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