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步:面向历史矛盾性的艺术,第12届上海双年展

第12届上双主策展人夸特莫克•梅迪纳(Cuauhtémoc Medina)表示:“禹步”是中国古代道教仪式的步法,以这一徘徊于进退之间的神秘舞步回应英文标题“Proregress”,希望借此超越西方二元对立式的思维方式。禹步的身姿将提示我们探寻一种全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而文化必将引领我们突破悖论的重围,再显光辉。

梅迪纳认为,“得与失、开放与恐惧、加速与反馈的不断混合,不仅印证着我们这个前行与回望并峙的时代,其深层的悖论色彩更是赋予了这个时代特殊的感性。在此语境下我们看到,当代文化已然成为了一个被过剩与无力、僭越与压抑、社会行动和虚无主义印证并折射的现场。而当代艺术,则是由社会不同力量碎片制作而成的奇物,它是当下矛盾性的见证,它将不同纬度的纷争、焦虑映射并转化成为主体经验的方法,帮助身处矛盾之中的当代主体适应当代生活里相悖而行的各种力量。本届上海双年展提供了一个深度挖掘当代艺术社会角色的构架。”

“Proregress”是本届双年展的英文标题,源自美国诗人E. E. 卡明斯在诗歌语言实验中所创造出的一个词汇(《W [Viva]》第十九节,1931)。这个词结合了“前进”(Progress)和“后退”(Regress)之义,让人联想到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将今天的文化表现描述为“乌托邦的否定之否定”,并以 “怀旧乌托邦”(Retrotopia)为之命名。

对此,梅迪纳指出,“我们的历史视野被怀旧、被我们对自身与过去的关系的判断所限定。而我们与前进和后退之间的关系问题,不仅仅与我们怎样在从将来到过去的时间线上调和希望或恐惧有关,同时也影响到历史变迁的经验在这个社会中的形成和放大;而这种形成和放大又会反过来再继续影响到各类社会议程里前进和后退的交织。实际上,我们早已习惯了将历史时间当作一连串有关转换与停滞时刻的持续摆荡,这点与乐观主义者抑或悲观主义者的想法都是决然矛盾的。与现代性语境下的世俗化神学所设想的不同,我们像体验彼此抵牾的各种潮流和力量的混杂那样体验当下,这不能被简化成任何关于发展的单一叙事,也不能去迎合衰败或是繁盛的预言。我们见证了众多歧视与蒙昧主义的旧习回潮,没有一种社会转型不引起冲突。女性主义的发展面临厌女症和性别暴力新形态的挑战。工业经济向东和向南的地理迁移已经引发了右翼运动和排外恐惧,以及各种宗教和文化原教旨主义的恶性发展。文化冲突给身体和家庭结构的实验刻下印记。技术化科学的发展塑造着我们文明的前景,并与人类纪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种种危险密不可分,让我们面临着时代终结的威胁。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生产对定义当今世界的复杂性具有重要坐标作用。上海双年展是当代艺术展现其双面角色的理想之地——对解放和权力这对辩证关系的感性批判。”

谈及对本届双年展作品的选择,策展团队希望能够捕捉到如卡明斯发现语言弹性时所获得的那份狂喜和兴奋,着力挖掘作品在全球进退关系中诗意的尝试。本届上海双年展通过艺术实践和具体作品来提升人们对当下政治、文化、经济无常状态的感知力,从而塑造一个对理想主义叙事说不的新时代。

第12届上海双年展共有26个国家的67位/组艺术家参展,其中中国艺术家20位/组,亚洲艺术家31位/组。本届双年展亦是上海双年展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展出拉丁美洲当代艺术家的力作。

作品

《剧中人》,2018
Alexander Apostol
亚历山大•阿波斯托尔的创作以摄影和影像(包括短片和长片)为主。其作品曾在多个国际展览或机构展出,包括伦敦泰特美术馆、马德里索菲亚皇后博物馆、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2018 光州双年展、2011 威尼斯双年展等。

《尺与韵律研习》,2007
Cevdet Erek
杰夫代特•埃莱克是一位艺术家和音乐人。他的装置和表演作品在第 13 届卡塞尔文献展(2012)、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3/2011/2015)等展出。2017 年,他以装置作品 ÇIN 代表土耳其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2017 年他的个人专辑《双头鼓》在柏林由 Subtext 发行。

冲撞,2005
Francis Alÿs
弗朗西斯•埃利斯1959年生于比利时安特卫普,现工作生活于墨西哥。在其艺术实践中,埃利斯持续以独特的、充满诗意与想象的感知力针对人类学与地缘政治的主题进行发问,并围绕日常生活的观察和参与展开创作。正如同艺术家所自述的,(其创作)“是一种由片段、隐喻或寓言组成的散点式

《受袭之河》,2018,
Clemencia Echeverri
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克莱门西亚・埃切韦里开始以其所生活时代的政治和社会情境为灵感,从事视频装置、声音和互动创作。她曾获得过诸多本国和国际奖项、提名以及创作资助,颁奖机构包括伦敦英国艺术委员会、加拿大丹尼尔•朗格洛基金会、哥伦比亚艺术双年展大奖等。

罗伯斯庇尔大楼,2018
Kader Attia
在巴黎和巴塞罗那学习之前,阿提亚曾在刚果和南美洲生活数年。他的跨文化和跨学科研究探讨了不同社会如何看待自身历史,特别是关于剥夺与压制、暴力与失去,以及集体记忆追溯的经验。他的社会文化研究将其引向“修复”的概念:描述一种与失去和伤口、恢复和挪用密切相关的无限过程;修复远不止于主体本身,而是将其纳入自然、文化、神话和历史的演进过程。2016年阿提亚于巴黎创建了La Colonie,以期创造一个容纳热切讨论的集会空间。La Colonie关注知识、态度和实践的去殖民化,致力于借助跨文化、跨学科和跨代际的方法去除知识的藩篱。

《生命面具》,2015/2018
Kiri Dalena
作为视觉艺术家、电影导演,达莱娜以揭露持续发生的、特别是发生于菲律宾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而著称。她致力于维护人民的权利不受国家权力侵害,这构成了她创作的基础。

《恶 / 善》,2017
Claire Fontaine
克莱尔•方丹其得名于一个颇受欢迎的作业本品牌。她自称“现成艺术家”,致力于发展一种全新的观念艺术,往往能在其作品中看到他人创作的影 子。她成长在一个“作者已死”的时代,乐于实验各种集体创作协议和创建用以分享知识资产和私产的工具和机制。

《阿约钦纳帕项目》,2017
法证建筑(FA)
FA 由建筑师、艺术家、电影人、记者、软件开发工程师、科学家、律师以及其他各领域和学科的众多合作者组成,是一家位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研究事务所。FA 由伊尧•魏兹曼教授创立于2010 年,致力于新取证技术的开发与传播,并代表国际检察官、人权和民间社会团体以及政治和环境司法组织展开深入的建筑和媒介研究。

《2016: 博物馆、金钱与政治》,2018
Andrea Fraser
安德烈 • 弗雷泽结合表演、影像、声音、装置、书籍和文本,对文化机构、领域和团体的社会、金融和情感经济展开深入研究。

《100个阮》,1994
Alfredo Jaar
阿尔弗雷多・哈尔是一位艺术家、建筑师兼电影导演,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曾多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86,2007/2009/2013)、圣保罗双年展(1987/1989/2010)和卡塞尔文献展(1987/2002)等国际展览。2018年,获得第11届广岛艺术奖。

《纪念碑》,2018
Voluspa Jarpa
博路斯帕•哈尔帕的创作根植于对冷战期间主要发生在智利和其他拉美国家(以及欧洲)受外国干预的解密档案和泄漏文件的细致分析。通过处理污损的实体档案,哈尔帕揭示了这些残酷干预的悲痛真相,同时对档案的本质、记忆以及创伤的文化概念作出反思。她的重要个展包括:“政治身体:公开与秘密档案”,智利大学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美术馆(2017);“在我们此处的狭小区域内”,布宜诺斯艾利斯拉丁美洲艺术博物馆(2016);“沙尔科效应”,巴黎拉丁美洲之家(2010)。她还曾参与多个国际展览,包括“拱廊:当代艺术与瓦尔特•本雅明”,犹太博物馆(纽约,2017);“展演的反抗——拉丁美洲压迫统治下的美学策略”,米格罗斯博物馆(苏黎世,2016)等.

《遍插茱萸少一人》,2016-2018
黄静远
本科毕业于康考迪亚大学艺术系(2006),硕士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2008)。2010 年回国后,她的作品试图反映中国社会内部以及在和外部对话时产生的各种(自我)矛盾和(自我)隔离。她同时也是一名多产的写作者。

“普鲁士蓝”,2012-2014
Yishai Jusidman
过去三十年间,胡希德曼通过将传统绘画思考融入当代体系,实现了对前者的重新调配。他曾在美洲和欧洲的多家画廊与美术馆举办个展,并曾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2001)、ARS 01(2001,赫尔辛基)和圣塔菲SITE双年展(2014)等国际展览。其作品见于《Vitamin P》(费顿出版社)、《百位拉丁美洲艺术家》(EXIT),以及即将出版社的《风景画在当下》(D.A.P)。

《我会活得比你久》,2017
Claudia Martinez Garay
克劳迪娅•马丁内斯•加拉伊的作品关注秘鲁的社会政治记忆与历史,以及它们如何在官方抑或非官方的宣传、图像和人工制品等视觉档案中得以确立。她在自己的绘画与装置中就这一意象建构起叙述和意义。

选集,1971-
Alicia Mihai Gazcue
阿莉西亚•米哈依•加西奎的创作涉猎表演、绘画和纸本作品。曾参与群展包括:《确切来说》, Espacio Mínimo 画廊(马德里,2018);《都市乡民》,索利亚博物馆(蒙得维的亚,2018);《比我的双足更远》,Artium 博物馆(维多利亚- 加斯缇耶斯,2018);《奇怪的环》,波士顿艺术中心(2009);《黑与白》,Hosfelt 画廊(纽约,2010)。

《小区项目》,2018
Jiu Society
啾小组由三位成员组成,他们是方迪、稽昊和金浩钒。三位年轻艺术家都是生长于深圳这个移民城市的新一代深圳人,深圳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父辈眼中“挣钱的地方”,他们围绕着“深圳”这个他们自己的城市,用年轻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发声

《天空两次坍落》,2018
Leandro Katz
莱安德罗•卡茨是一位艺术家、诗人和电影人, 尤以电影而知名。他创造了字母表与摄影装置这一艺术形式,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与拉丁美洲历史研究、人类学、视觉艺术等主题相关的诸多长期项目,包括卡瑟伍德计划、月相字母表、涡流、“你将爱我的那一日”等。

黑席鶯,2016-2017
Kang Suki Seokyeong
康瑞璟运用装置和视频等多种媒介,对绘画这一媒介进行拓展,以让观者对其进行通感体验。在她的作品中,绘画于物质性、空间、时间性和叙事中斡旋,共同构成一套视觉(音乐)图谱。借此,她也勾勒出社会中每个个体所面对的不同情形的结构与次序。

《摆荡》,2018
Fernando Sánchez Castillo
桑切斯•卡斯蒂略对“纪念碑性”话语进行了多角度的批判;在这种批评中,他解散消解了其权力和象征机制。他的创作试图重写历史(此处指“大写的历史”)的叙述,或者至少让我们对其历史的复杂性和踪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表明历史它是由诸多权力立场多种力量构建而成的。

“无形的敌人不该存在” (“复原、遗失与被窃”系列),2007-2018
Michael Rakowitz
在“解决问题”和“制造麻烦”之间进行创作。

《猎象和领袖》,2018
Arin Rungjang
阿林•朗姜是泰国装置艺术的先驱人物,他的创作深深纠缠着东南亚的历史、符号与记忆,探讨社会、经济和政治变革如何影响个体生活。他最为擅长的是重访历史材料,在多种时代、地域和语言中,将宏观和微观的叙事相互交叠。他的兴趣在于泰国历史中鲜为人知的部分,以及这些历史如何在其实践的地点和语境中与当下发生互动。

《钟声为谁敲响》,2017
李继忠
李继忠的创作主要关注历史事件、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他透过研究、社会参与和介入来回应固有的政治、历史陈述和编纂方式。他于 2016 年正式成立艺术家小组“人人档案”。

《上海日食》,2018
Pablo Vargas Lugo
巴勃罗 • 巴尔加斯 • 卢戈的作品涵盖了装置、雕塑和视频等多种媒介。自 1991 年以来,他的作品在墨西哥、南美、美国和欧洲广泛展出。其近期展览包括:“纳亚图尼奇洞穴”,西盖罗斯工作室艺术中心(库埃纳瓦卡,2018); “地图集”,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 Chopo 博物馆(墨西哥城,2018)。

《顺时针》,2016
Cristina Lucas
克里斯蒂娜•卢卡斯毕业于马德里康普斯顿大学艺术专业。2006 至 2007 年,她是荷兰皇家视觉艺术学院的驻地艺术家。其重要个展包括:“交易超验”,让大公现代艺术博物馆(卢森堡,2016);“全球边缘”,OK 艺术中心(林茨,2016);“光影岁月”,五月二日艺术中心(马德里,2009)。

《野蛮经济,2018
Miguel Ángel Rojas
米盖尔•安赫尔•罗哈斯是一位观念和雕塑艺术家,其创作围绕主体经验、身份和政治展开讨论。其项目涉及到对国际间贩毒和暴力的控诉,尤其关注边缘群体的经验。

《双》,2018
Rafael Lozano-Hemmer
作为一名电子艺术家,拉斐尔•洛扎诺 – 亨默致力于创作介于建筑与表演艺术之间的装置。他是第一位在威尼斯双年展上正式代表墨西哥参展的艺术家。他曾获得两次英国电影学院奖、一次包豪斯奖和一次加拿大总督奖。

《器世界骑士》,2018
陆扬
陆扬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获学士学位,后保送研究生获硕士学位。他的工作涉及宗教、生物学、神经科学、心理学、医疗科技等层面,并使用装置、编程、游戏、录像等媒介来展示他的作品。

《大气污染组图》,2018
Macarena Ruiz-Tagle
马卡雷娜•路易斯-塔格莱的绘画与雕塑创作旨在探索视线的精确性,并对光的转瞬即逝这一特质进行展开思考。其作品曾在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2012)、新国家美术馆(柏林,2014)、汉堡火车站美术馆(柏林,2017)等展览和机构展出。

Related Post

《提案》,2018
Jill Magid
马吉德是一位艺术家,作家和电影制作人。她曾在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旧金山艺术学院、泰特现代美术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以及荷兰国家安全情报局等机构举办个展,并于2017年荣获考尔德奖。

《找寻消失的血》,2014
Nalini Malani
在过去五十余年中,马拉尼作为一名资深女性艺术家,始终致力于对社会、政治和生态议题的探索。1969年,她突破古典绘画的框架,转而从事以电影和摄影为媒介的实验艺术;又在1980年代继续从事戏剧、临时墙画、擦除表演、视频/影子表演等创作。

《群青》,2018
Vincent Meessen
梅森的作品汇集了不同的表演者、姿势和符号,它们共同编织成关于历史书写和想象西方化的富有争议而敏感的关系网。他致力于目光和视角的去中心化与多样化,以探索殖民现代性影响当代主体性构造的多种方式。

与……对话,2018
Tomoko Yoneda
米田知子的创作始终关注与地方和事件相关的记忆与历史。她的最新作品、本届上海双年展的参展作品之一《与阿尔贝•加缪的对话》,使用了与加缪(《局外人》的作者)生活过的地方相关的图像,以反映并召唤当下与过往。其著名系列作品《场景》关注了历史上动荡地区的景观,而《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则以20世纪重要知识分子的眼镜为主题。展览摘选:曼福基金会(2020);巴黎日本文化中心(2018);“告诉我一个故事:地方性与叙事”,上海外滩美术馆(2016);第10届光州双年展(2014);“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遇”,东京都写真美术馆(2015);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2007)。

《死落》,2018、表演艺术
Ilya Noé
伊利亚•诺埃是一位视觉和表演艺术家 – 研究者、反向行走者,热爱“慢研究”和“乱理论”。她生于、成长于墨西哥城,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地区之 间游走,用双手和双足追踪线条、建造空间。伊利亚•诺埃现在生活于柏林,她热爱这个城市,亲身介入它,并于其中旋转。

《关于无的无所有》,2018、表演艺术
Reynier Leyva Novo
雷内尔•莱瓦 •诺沃曾受邀参加哈瓦那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和 Frestas 艺术三年展。他的作品被众多知名机构收藏,包括哈瓦那国家美术馆、纽约布朗克斯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特区希洪博物馆和雕塑公园、明尼阿波利斯沃克艺术中心; 西斯内罗斯•丰塔纳尔斯艺术基金会(欧洲)和迈阿密佩雷斯艺术博物馆。

《耶基斯语》,2018
Amalia Pica
她运用雕塑、表演、装置和摄影等多种媒介探索交流的微妙境况。她近期在珀斯当代艺术中心(2018)、布里斯班现代艺术中心(2017-2018)、多伦多电厂美术馆(2017)举办个展。她还参加了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SFMOMA,2017-2018)、根特市立当代艺术博物馆(S.M.A.K.,2016)、蓬皮杜艺术中心(巴黎,2015)、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2014)等机构举办的群展。此外,她的作品曾在第11届光州双年展(2016)和第54届威尼斯双年展(2011)展出。

《再分配》,2007-
Seth Price
赛斯 • 普莱斯是一位跨界艺术家,他借助雕塑、音乐、书写和视频等多种媒介探索有关当代性的观念。他的作品曾在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惠特尼双年展、伦敦当代艺术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PS1 分馆等展览或机构展出。近期,他的回顾展“社会综合”正于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和慕尼黑布兰德霍特斯博物馆巡展。

《让我们来冒险 #3》,2013-2017
Chiba Masaya
阿玛莉亚•皮卡参展经历:“馆藏006:材料与边界——萨普川+千叶正也”,森美术馆(东京,2017);“失调的和谐”,广岛市现代美术馆(2015);“六本木交叉点2013:走出怀疑”,森美术馆(东京,2013)。

《死亡花园》
2010-2017
Qiu
丘近年来游走于中原地区,视大地如花园,试图通过祖先 ( 客家人 ) 遗留的片砖只瓦找寻自己的“大象冢”。丘的作品为多家艺术机构或个人收藏,并于国内外展出,包括东京、大邱、阿尔勒、锡根、布鲁塞尔及北京、广州等地。

《回旋镖时间: 从海洋环礁到未来死星》,2013-
Uudam Tran Nguyen
阮陈乌达于 2001 年毕业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2005年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其作品涉及边界,环境,身份,技术、尤其是机器人技术等当代重要议题。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

《自我的会饮》,2017
Yasumasa Morimura
森村泰昌执着于“自拍像”这一形式。从他最早的自拍照《自画像-梵高》(1985)开始,他将自己转化为各式各样的主体,尤其是西方文化中的经典形象,包括名画、流行文化或大众媒体中的形象。他的创作同时建立在对这些形象的深入研究之上。他的作品不仅挑战了身份和性别观念,也同样反思着摄影和绘画媒介本身。

《裂谷横渡项目》,2015-2017
Simon Starling
西蒙•斯塔林毕业于格拉斯哥艺术学院,2003至2013年任教于法兰克福国立造型艺术学院。他于2005年获得透纳奖,2004年入围雨果博斯奖;2003年代表苏格兰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一梯一伙》,2017
Abbas Nadim
唐纳天1980年生于香港,其作品探索了知觉的技术,建构了一系列复杂的场景——其中,物体存在于自身与其影像的暧昧关系之中,身体则屈服于空间的诱惑力。2014年,唐纳天被授予亚洲文化协会Altius奖学金,以及由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的“香港艺术发展奖之艺术新秀奖”。近期展览包括:P-Scape公共雕塑项目(香港,2018);“伪装者”,VITRINE空间(伦敦,2017);“幻兽”,天线空间(上海,2016);“最后媒介”,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6);“环绕观众”,新美术馆三年展(纽约,2015),与釜山双年展(2014)。唐纳天将受本次上海双年展委托创作全新表演作品。

《森林法》,2014
Ursula Biemann。
乌苏拉•比尔曼的艺术实践以研究为基础,曾前往亚马逊、北极等地区调查气候变化,手游、冰川和森林等生态课题。她的视频作品在全球多家博物馆和艺术双年展展出。
Paulo Tavares
保罗•塔瓦雷斯目前任教于巴西利亚建筑与城市规划系。他著述丰富,同时是“法证建筑”的长期合作伙伴。目前为加拿大建筑研究中心研究员,及2019年芝加哥建筑双年展联合策展人。

《暴风雨后的新风 / 七大罪》,2018
Koizumi Meiro
小泉明郎的影像装置通常以表演与建构的场景为基础,探究其故土日本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私人与公共之间的界限。他先后就读于伦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阿姆斯特丹皇家视觉艺术学院。近年个展包括:“战地”,佩雷斯艺术博物馆(迈阿密,2018);“今天我的帝国歌唱”,大厅博物馆(哈勒姆,2016);“一次失败沉默的肖像”,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当代艺术博物馆(墨西哥城,2015);“受困的声音将梦想沉默”,日本前桥美术馆(2015)等。近期群展包括:“ 关键斡旋”,亚洲艺术双年展(台北,2017);“重启历史”,韩国国立现当代艺术博物馆(果川,2017);“大阳台”,加拿大蒙特利尔双年展(2016)等。

《黑与白—马来貘》,2018
许家维
许家维于 2016 毕业于法国国立当代艺术工作室。作品着力于影像创作背后的行动性,并透过建立镜头以外的事件,连结历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质与地方的关系。

《匮乏游戏》,2018
徐喆
曾获得 2016 年亚洲文化协会视觉艺术奖助金,重要展览包括: “沉静与诱导之间个展”,天线空间。(上海,2014);“直觉不问出处”,上午艺术空间(上海,2014);”ON|OFF:中国年轻艺术家的观念与实践”,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13)等。

《穿颅透写》,2018
Hsu Che-Yu
许哲瑜的动画、影像和装置作品关注媒介与记忆之间的关系,对创作者而言,无论是个人私密的或群体的记忆,重要的并不只是透过媒介所能回溯的经验,更是记忆如何被建构与被观看的过程。

《是的,必经之路》,表演艺术
杨福东
杨福东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90年代末起开始从事影像作品的创作,无论是摄影、电影还是装置,均以多重的文化透视和交错的时空体验形成独特的文化视觉诠释。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多重透视特征,探讨着神话、个人记忆和生活体验中身份的结构和形式,每件作品都是一次戏剧化的生存经历、一次挑战。杨福东曾参加卡塞尔文献(2002)、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2003/2007)、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2006)、里昂双年展(2013)等多个重要的国际当代艺术大展。杨福东将受本次上海双年展委托创作全新作品。

《消音状况 #22:消音的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2018
杨嘉辉
杨嘉辉的作曲、绘画、装置、广播和行为表演涉及了诸如军事冲突、身份、移民和政治边界的过去和当下等话题。声音及其文化政治是贯穿杨嘉辉多重叙事、典故丰富之实践的核心。杨嘉辉在 2013 年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的音乐博士(作曲)学位。

《巨神连线》,2016-2017
姚瑞中
姚瑞中1969年生于台北,作品涉猎层面广泛,横跨摄影、装置及绘画等类型,其中摄影始终为其主要艺术语汇。曾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曼彻斯特亚洲艺术三年展、悉尼双年展等国际展览,并获得亚太艺术奖公众奖(新加坡)、集群艺术奖(香港)等奖项。

《围地》,2018
Enrique Ježik
恩里克•耶泽克以行动与装置为主要媒介探索暴力与权力力量的主题。近期个展包括:“自卫”,OSDE基金会(布宜诺斯艾利斯,2018);“潜在的警告”,前特蕾莎修道院当代艺术中国中心(墨西哥城,2017)。他曾获墨西哥国家艺术创意者基金(2015)以及布宜诺斯艾利斯艺术博览会-巴西石油视觉艺术奖(2013)。

“光明洞穴”,2014-2018
袁远
袁远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以绘画见长,通过细微 繁琐的笔触描绘平实、灰暗的建筑景观,建立了一种基于具像的个人风格,近期个展:“另类现实”,特而兹宫(意大利贝加莫,2018)。

《人海》,2013
张小船
张小船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她将艺术视为游戏和个体对每个情境作所出反应的可能性,而非视觉美学生产。作品创作、展出于中国、日本、英国等地。她还是日本艺术小组 TEAM YAMEYO 的成员。

“明镜”系列,2017-2018
张徐展
张徐展的艺术实践以动画为主要媒介,并由此扩展出观影经验的各种可能。近年来 , 他将童年经验与家族传统技艺中根植的丧葬文化相结合,在探索文化流动中的种种思考的同时,对当代生活经验作出回应。

《上海“床下底”艺术常识 问答比赛》,2018
张嘉莉及郑怡敏
C&G是由Clara CHEUNG(张嘉莉)与Cheng Yee Man, Gum(郑怡敏)组成的艺术小组,他们于2007年在香港成立艺术空间“C&G艺术单位”(C&G Artpartment)。C&G始终热切关注香港本地的艺术生态,以艺术创作回应社会和文化议题。他们擅长以嬉笑怒骂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其策划的活动大多具有集体参与的特点,并围绕当下香港的艺术生态及社会时事展开讨论。他们为本次上海双年展策划的“上海‘床下底’艺术常识问答比赛”已于9月中旬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并将以影像装置的形式在展览中呈现。

《我父亲最喜欢的比赛(天翻地覆)》,2018
Yuken Teruya
照屋勇贤的作品以日常物件为基本材料,就消费文化、全球化和生态环境等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展开讨论。他也将自己家乡冲绳当下的复杂争端以视觉的方式表现出来,其中不乏犀利的观点与精湛的技巧,于无声中给观众以启迪。

八景,2015
Siren Eun Young Jung
郑恩瑛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和英国利兹大学学习视觉艺术及女性主义理论。她的创作关注无名个体的欲望向往如何与现世事件发生交集,以及这种接触如何化为抵抗、历史与政治。她也不断尝试拓展女性主义艺术语言。她最重要的项目之一名为“东豆川项目”(2007-2009)——一场对于东豆川美军基地中女性居民之生与死命运的质询。2008年起,她投身于女性国剧(yeoseong gukgeuk,全女性成员的韩国传统戏曲)项目的创作中,密切追踪一群女性国剧演员的生活。凭借此项目,她先后荣获首尔爱马仕基金会艺术奖(2013)、新都艺术奖(2015)以及韩国艺术奖(2018)。郑恩瑛现生活工作于首尔,并于梨花女子大学、成均馆大学、韩国国立艺术大学发表过多次演讲。

《梦经书》,2016
朱玺
朱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并留校任专业教师。其作品风格多样,涉及绘画、空间装置、声音多媒体等。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

它坐落于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畔,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1.5万平方米,内部最高悬挑27米,高达165米的烟囱既是上海的城市地标也是一个独立的展览空间。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

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