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与刀,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刀是人类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对于没有甲壳、利爪和尖喙的人类来说,要在弱肉强食的丛林世界生存,刀是他们最重要的帮手。食物的获得、器具的制造、生命的维系,都离不开刀。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是从刀锋上发展起来的。然而,正是文明改变了刀的性质。随着金属刀具的出现,刀所扮演的角色开始从工具的主导地位让位给武器的主导地位,成为人类之间争斗与厮杀的武器。从那时候起,刀便与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连在一起,这一点在中国文明史上显得格外典型。幸运的是,中国人在发展出世界著名的刀剑技术与艺术,的同时,也利用各种刀具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生活。正如我们评价大海一样,无论是赞美抑或诅咒,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刀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第一单元:从工具到武器

刀的历史
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当时人们制造刀主要用作工具。形制多样的刀,在生产和生活中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进入文明社会,虽然作为工具的刀显示出广泛的功能,但同时出现在战争中,扮演着杀人利器的角色。在古代中国,刀剑经历了青铜、钢铁和火器时代的发展历程,以不同的形态和作用活跃在社会舞台上,扮演着维系国运的重任,并发展出举世闻名的刀剑技艺。战国时代的青铜剑,两汉时期的环首刀,盛唐时期的陌刀和明代的腰刀,都在战争史上扮演了令人胆寒的角色。及至清末,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刀剑退出战场。

1•1:石器时代的刀——最早的刀
远古时代,人类用石、蚌壳和兽骨打制各种刀。用于制刀的石材主要有石英石、砂岩、燧石和水晶,它们被打制成质坚棱利的石刀,作为砍劈的工具;蚌壳和兽骨被磨制成轻便锋利、适于砍削的蚌刀和骨刀。当时的人们不仅用刀作为生产工具,也随身携带作为防身自卫的武器。到新石器时代晚期,随着原始社会解体,人类之间发生掠夺和战争,刀出现在战争舞台上。

1•2:先秦时代的刀剑——青铜时代的骄傲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代开始,中国进入青铜时代。铜加入锡、铅形成青铜合金,硬度高而熔点低,易于加工,成为制造刀剑的理想材料。刀剑由此进入以金属为主要素材的时代。先秦时代是中国青铜剑产生与高度发展的时期,虽然它的起源可能受到外部的影响,但其成熟期的工艺无疑达到了足以令世人瞠目的水平。越人寒气袭人的宝剑和秦国克敌制胜的长剑,是这一时期青铜剑的杰出代表。

1•3:汉代的刀剑——钢铁刀取代青铜剑
汉代,随着骑兵时代的降临,青铜剑的刺击方式已不能满足高速运动中的骑兵战术。另一方面,西汉蓬勃兴起的炼钢业为兵器提供了更为坚韧的材料。到西汉末年,钢铁兵器基本取代青铜兵器。西汉时期战场上最具特色的是“环首铁刀”,因长于砍劈而迅速取代长剑。汉武帝在全国各地设立铁官,专管铁器生产。东汉时使用百炼钢和局部淬火技术,使之更加强韧锋利。

1•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刀剑——钢铁刀剑的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刀仍是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这一时期钢铁刀产量大,形制基本延续汉刀,仍以环首长刀为主。但亦出现了新的变化,如刀身减短,刀刃加厚,刀环扩大并下垂,护手加长,刀尖向背部收拢,刀身普遍带有铭文。到北朝中后期,一种短身厚背宽刃的新型环刀开始普及。这一时期制刀技术更为精湛,北齐綦毋怀文发展灌钢法,造出著名的宿铁刀,钢质柔韧坚硬,经久耐用,可以“斩甲过三十札”。

1•5:隋剑唐刀——中国刀剑的鼎盛时代
隋唐时期,中国刀剑文化进入了前无古人的鼎盛时期。唐代从环首刀和汉代长剑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刀型,除了短柄的仪刀、障刀和横刀之外,还发展出一种长柄的“陌刀”,威力极强。步兵持之以横向密集队形列于阵前,“如墙而进”,在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唐刀作为中国冷兵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仅伴随着唐帝国的建立、昌盛、荣辱悲欢,也影响了整个亚洲的冷兵器文化。

1•6:宋元时期的刀剑——走向成熟的形制
宋代进入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仍以冷兵器为主导。刀是主要的格斗短兵器。宋元时期的刀已运用纯熟的夹钢技术,并吸收了西北少数民族的风格,形状有所改进。长刀变化为刀身微曲、刀头较宽、厚脊薄刃,狭直的长条形方刀头也改成前锐后斜的形状,并带有护手。从出土文物和古籍看,这一时期适宜实战的长柄铁刀较多,接战时短柄兵器配合长刀使用,以破解敌军的铁甲。此时,军队中已很少用剑,主要用于军官佩带指挥。蒙元时期,长柄刀在军队中逐渐减少,军刀多为马上使用,主要形制有环刀和弯刀。

1•7:明代刀剑——步入式微的中国刀剑
明代的火器虽渐成熟,但并未达到完全实用的程度,所以刀仍是步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类型包括腰刀、长刀和短刀。明后期腰刀成为军队的制式武器,除传承宋元外,有一类是对日本刀的仿制。这种刀刀形狭长,具有优美的弯弧,护手与刃的相接处装有吞口,面长背短,可增加刀的强度。日本刀的影响还显现在长刀上,这种刀长约2米,长柄,以利双手握持,由步兵使用,杀伤力极大。

1•8:清代刀剑——中国刀剑的最后辉煌
清军作战冷兵器和火器并用,制式军刀是主要的近身格斗兵器。从历史上看,清代刀剑数量最多、品种最齐、级别最严格、功能也最完备。制式军刀包括顺刀、窝刀、札刀、朴刀、斩马刀等;皇帝与官员各有佩刀。民间刀型形式多样,仅单刀就有腰刀、柳叶刀、雁翎刀、厚背砍刀等。随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冷兵器与旧式火器被西洋刀剑与现代枪炮取代,标志中国刀剑开始退出战争舞台

1•9:民国刀剑——中国刀剑退出战争舞台
抗日战争时期,大刀队与日本刀相抗衡,写下现代史上特殊的一页;其刃身无异厚背砍刀,柄稍长以利双手施为,柄首有环,使用起来势沉力猛,勇悍无比,被称为“抗战大刀”。这是中国传统刀械用于战争的最后一个案例。与此同时,一种与热兵器配套使用的冷兵器传入中国,这就是安装在单兵枪械前端的剌刀。剌刀通常由刀体和刀柄两部分组成,可分为分离式和折叠式,前者能从枪上取下装入刀鞘,后者铰接于枪侧。

第二单元:刀与我们的生活

刀的日常功能
刀的作用远不至于战场上的厮杀,也不只是用于杀戮的凶器。在我们的生活中,刀依然保持着工具的身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帮手。尤其是冷兵器时代结束后,作为战争主角的刀,重新回到以工具为主导的角色。从以下这组展览就可以看到,刀不仅能帮助我们处理日常事务,而且还是我们抒发感情,健强体魄的帮手。很难设想,在一个没有刀的世界里,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1:在餐桌上——刀与我们的食物
当我们面对餐桌上丰盛的晚餐,你想过吗,餐桌上几乎每一道菜,无论是荤菜蔬菜,还是米面馒头,它们形成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刀。狩猎的猎人,收割的农人,屠宰场的屠夫,菜场的肉贩,以及厨房的厨师,都用刀将食物变成餐桌上的模样。甚至在餐桌上,我们进餐时,也经常需要刀的帮助。

2•2:在作坊与工厂——刀与传统手工业
人们通常将刀与破坏联系在一起,但事实上,建设同样离不开刀。从很早的时候起,许多匠人都把刀作为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各种专业刀具,木匠、竹篾匠和皮革匠该怎样进行他们的工作呢?

2•3:书写与传播——刀与我们的文化生活
刀不只是属于武士的特权,甚至在青铜刀剑问世之前,舞文弄墨的文士已经用刻刀将自己的思想、祈愿、知识和情感刻在龟甲、牛骨、竹简和石碑上。随着文明的演进,刀不仅没有退出文人们的书斋,反而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字模和雕板的制作,纸张的裁剪,书籍的装帧,甚至信封的开启,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刀具。

2•4:用刀抒发我们的情怀——刀与艺术创作
刀不仅属于战士,也属于艺术家。在一些造型艺术中,刀成为艺术家的笔,他们在一刀一凿中贯彻创作的意图,抒发自己的情怀。

2•5:刀让我们更具风采——刀与我们的个人卫生
人的本质是人—工具系统,这句话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也体现在塑造自身的文化形象方面。我们很难设想,离开了刀,我们会变成什么模样。只有当我们用各种刀具剪短了我们的长发,刮去了满脸的胡须,修剪了尖锐的指甲,我们才敢说:“我们是文明人。”

2•6:生命的拯救——刀与医学治疗
刀不只是杀戮的武器,也是拯救生命的工具。古代神医华陀用手术刀为病患剖腹疗伤,现代医院无影灯下医生用各种形状的刀具为病人做外科手术。

Related Post

2•7:赛场上的刀光剑影——刀与体育活动
自从刀剑登上战争舞台,刀术和剑术也随之应运而生,并发展出击剑的技艺,击剑在古代埃及、中国、希腊、罗马、阿拉伯等国家十分盛行。在中国唐代,出神入化的剑艺还演变成剑舞。冷兵器时代结束后,刀剑虽退出战场,却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在各种武术的比赛,刀术和剑术不仅是增强体魄与毅力的有效途径,而且成为我们缅怀往日英雄的凭吊。击剑运动在189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成为正式项目后,一百多年来从未中断。

第三单元:文化中的中国刀剑

中国刀剑文化
刀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不仅扮演了武器和工具的角色,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漫长演进中,刀剑还逐渐衍生出承载风习、观念和精神文化的功能。这种功能使刀剑超越了单纯的物质性,成为荣耀、身份、威权,甚至超自然力的象征,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或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关于名人与刀剑的故事,在我们的历史上不绝于耳。

3•1:等级与权威——刀剑与中国古代政治
在中国古代社会,刀剑是权力世界的象征物,是王公贵族和将军侠客必佩的标志。汉代《贾子》载:“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为了区分等级,一些时代建立了严格的佩刀制度,包括皇室佩刀制度与职官佩刀制度。中国古代还一直流行着“尚方宝剑”的说法,“尚方宝剑”作为皇帝权利力的象征,具有生死予夺的权力。

3•2:刀剑之道——刀剑与中国古代的士文化
在中国文化中,刀剑被赋予了正义和正气的道德色彩。早在先秦时代,季札挂剑就成为君子诚信的楷模。在侠士剑客眼中,刀剑是佩带者的人格和精神的体现,标志着一种伸张正义、见义勇为的社会责任。然而,当厨师苞丁的厨刀自由地游刃于牛的肌理筋骨之间,我们又能感受到另一种类型的刀剑之道。

3•3:潇洒的剑舞——剑舞与书画艺术
剑的风雅气度深受文人的青睐,不仅以剑抒怀作诗咏叹,更佩带操练。剑舞舞姿潇洒英武,形式绚丽多彩,站剑动作迅速敏捷,静止时姿态沉稳利爽,富有雕塑感;行剑动作连绵不断,如长虹游龙,首尾相继,又如行云流水,均匀而有韧性。剑舞的矫健优美,还给其他艺术形式以灵感,丰富了中国的书画艺术。

3•4:避邪降妖——作为法器的中国剑
从很早的时候起,民间就流传着剑具有“隐身”、“降妖”、“杀魔”、“于千里外取人首级”能力的说法。剑乃变为镇邪凶之器,人们在家中挂悬一剑,即以为祥。自唐以后,剑开始成为道教斋醮科仪中常用法器,具有斩妖诛魔的法力,科仪中念咒语、噀水、洒净、焚符等节次多以法剑相配合。

3•5:先秦刀币
春秋时期,位于东部沿海地带的齐国,得渔盐之利,出现了商品交流的繁荣景象。伴随着经济往来的不断发展,齐国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铸行了一种形状像青铜刀的青铜铸币,称之为“刀币”。“刀币”最初是在齐国行用,到了战国时期在燕赵等地也与“布币”并行流通。它是由手工业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刀削演变过来的。刀币因为铸地不同、形体各异而形成了“齐刀”、“燕刀”、“赵刀”三大系列。

3•6:与刀相伴的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的刀文化
在中国,无论是南方的农耕民族,还是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都与刀结下了不解之缘。对于生活在南方丘陵山地的民族,刀不仅是刀耕火种的工具,也是他们在密林中砍柴行路必不可少的助手;在辽阔的北方草原生活的人们,更是刀不离身。离开了刀,他们连最基本的用餐进食都难以进行。正因为如此,中国大地上有许多与刀相伴的民族,并发展出绚丽多彩的刀文化。

第四单元:铸剑锻刀

刀剑的制造
古代中国拥有庞大的军队。要把众多的士兵武装起来,必须有大规模的武器生产。青铜刀剑制造大约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兵器的铸造发展到鼎盛时期。冶铁技术至迟在春秋时期也已发明。战国之后,冶铁技术不断进步,促进了钢铁兵器的发展。汉朝以降,先后采用了生铁冶铸、铸铁脱碳钢、灌钢、炒钢等先进工艺,使钢铁刀剑的制造更趋成熟。

4•1:青铜铸剑——青铜冶炼与宝剑铸造
剑是用于近战刺杀和劈砍的尖刃冷兵器。中国古代有六种冶铜工匠,其中有“桃”,即为铸剑匠。铸剑专列为一门工种,可见其重要性。战国时期,铜剑应用臻于极盛。在此背景下,铸剑术不断发展进步,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中尤以越国的铸剑术最为突出。干将、莫邪和欧治子,是当时最著名的铸剑师,他们铸造的越王剑,代表了青铜剑铸造的最高水平。复合剑、暗格网纹和同心圆技术,反映了当时铸剑工艺最重要的成就。

4•2:钢铁锻刀——钢铁冶炼与刀具锻制
冶铁业始于春秋时期。战国中期,铁在兵器上开始大规模应用。汉朝成功运用煤炭,使炉温迅速提高,从而得以进行高温下的精炼;鼓风炉的发明则保证了冶炼过程中持续提供充分的空气,始终维持炉内高温以达到精炼的效果。这些技术的进步将刀剑冶炼锻造技术推向成熟阶段。工匠还从实践中发现来回折叠锻打可增加钢材的弹性,淬火可以加强硬度,于是出现了“百炼钢”或“百劈刀”。隋唐以后刀的制造,以灌钢法代替百炼法,即先把生铁熔化,浇灌到熟铁,再增加熟铁的含碳量成钢,然后分别用牲畜的尿和脂肪淬火。,使刀刃的锋利程度和韧性都得以提高。

第五单元:悍刀宝剑

世界刀剑艺术
刀剑既是生命的守护神,又是威权与身份的象征,这就注定使它超越单纯的实用性功能,上升为工匠们费尽巧思与辛勤精心打造的工艺极品。如果说在古代世界,拥有一柄寒光逼人的名刀剑成为许多人的夙愿,那么,在今天,著名的刀剑成为收藏家趋之若鹜的收藏对象。

5•1:冷兵器时代的名刀剑
人类文明五千年历史,各国家民族均有值得自豪的悍刀宝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国刀剑、印度及伊斯兰刀剑、马来诸族刀剑、日本武士刀和西洋刀剑,它们并称为“世界五大名刃”。

5•2:当代世界著名刀具
近代以来,刀剑的命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热兵器时代的降临,传统的刀剑逐渐退出战争舞台,被各种短小精致的军刀所取代;另一方面,作为工具的刀具也因冶炼与锻造技术的更新,在材料、形制和工艺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与古代相同的是,当代世界也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刀具设计大师,他们视刀如命的专注精神,并结合现代科技,打造出一把把绝世名刀,谱写着刀剑历史的新篇章。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定位主要为宣传和弘扬我国悠久的刀剪、伞、扇的技艺,发掘和保护传统的手工艺,同时兼顾展示和收藏。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娱乐、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专业特色、杭州特色、运河特色的平民化国家级博物馆,并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国家级专题性博物馆。刀剪剑、伞、扇属于人类文明的物质文化,是人类为了更好地适应自然,增加行为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发明物。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展厅建筑面积2460㎡,临时展厅建筑面积1060㎡。

在保存非物质文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掘物背后的精神世界。比如,通过干将铸剑场景的复原,配合青铜铸剑流程模型,使观众了解青铜铸剑的流程的同时,了解铸剑背后的故事,感受铸造一把好剑对于铸剑师来说是何其重要。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通过多角度、多元化的方式,介绍和展现刀剪剑“物开一仞为刀,两面开刃为剑,双刀相交为剪”的独特文化。通过精致展品,观众既可以在展馆中了解刀剪剑的历史文化,也可以从生活化视角去体验民间风俗、生活趣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