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形影,院藏亚洲佛教艺术之美,台湾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中国台湾省

佛教起源于印度,是构成亚洲文化的重要成分。自西元前六世纪释迦牟尼创教以来,至十二世纪末回教徒大举入侵为止,历经一千七百余年的发展。在佛教发展的过程中,教理与时俱进,宗教内容不断充实,思想体系也愈趋完备,随着各个王朝统治阶级的护持推广、僧侣不断弘扬、以及商旅往来等,印度佛教信仰日益扩大,影响及于中亚、中国、西藏、蒙古、斯里兰卡、东南亚等地。东北亚因与中国往来频繁,佛教也顺势传到了朝鲜半岛与日本。如今,佛教已在亚洲各地绽放出丰富多元的文化花朵。

亚洲各地的佛教造像或经典虽然都以解决众生痛苦,传达成就佛果等宗教讯息,但各地的文化沃土有别,在当地养分的滋润下,发展出许多「同源异流」的地方特色,造就出千变万化的佛、菩萨、天王、护法等形象,与各式不同的写经方式与装裱形制,使得亚洲佛教艺术显得异彩纷呈、璀璨夺目。

本展览分为「诞生的喜悦」、「佛陀的智慧」、「菩萨的慈悲」、「经藏的流转」和「密教的神奇」五单元,以时间为轴,将各地的佛教造像与经典等并列,呈现佛教艺术的「不变」与「变」。引领观众欣赏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佛教艺术之美,以及其深邃的宗教哲理。

第一单元
诞生的喜悦

传说中,迦毗罗卫国太子悉达多从其母摩耶夫人的右胁而生,继而脚踏七步,步步生莲,指天指地,宣告:「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其后便有龙王吐出香水为太子洗浴。这则传奇故事中的悉达多太子,就是后来的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而也因此通称佛诞日为「浴佛节」。直至今天,每逢农历四月初八的佛诞日,许多佛寺仍举办「浴佛」的宗教仪式。现存许多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诞生佛像或与「浴佛节」的仪式有关。

第二单元
佛陀的智慧

深具智慧的释迦牟尼佛悟得解脱之道,祂是早期佛教所独尊的宗教导师,但是主张「众生皆有佛性」的大乘佛教,却认为在不同的时空中,还有许多佛的存在,如弥勒佛、无量寿佛、药师佛等。亚洲各地的佛像,或受印度影响,或从中国汲取养分,随着各地佛教文化的日趋成熟,发展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反映在各类佛陀的图像中,形成不同的地方与民族特色。

第三单元
菩萨的慈悲

「利他精神」是大乘佛教的精髓,发愿度化众生的菩萨就是大乘佛教最佳的代表。菩萨种类众多,其中,以即将在未来世成佛的弥勒菩萨和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尤受信众推崇,造像数量可观,流传时间最长、分布地区也最广。同时,在佛教传播的过程中,菩萨的信仰和图像也与各地文化紧密结合,发展出与印度截然不同的菩萨图像,例如中国的送子观音、大理国的易长观音等。

第四单元
经藏的流转

释迦牟尼所说的教法最初以口语传承,释迦牟尼本人也认为教法应以当地的语言来传授。进入文本时代,主要先是梵文、巴利文,后随着佛教在各地的传播,而有汉文、藏文、西夏文、蒙文、满文、缅甸文等各种版本的佛典。经典以多种文字并存遂成为佛教文化的一大特征。本单元选展院藏各类佛典。以文字而论,包含前述汉文、藏文、满文、西夏文等;技法含刻印、写绘与织绣等;年代则横跨10世纪后半至20世纪初。

第五单元
密教的神奇

密教即「秘密佛教」,为佛教在印度发展的最后阶段。此时为与印度教抗衡,佛教在以唯识哲学为基础的本尊观想法中,吸收了印度传统的咒语、设坛(曼荼罗)、火供等仪式,并出现了大量多面多臂、忿怒相与女性尊等尊像。密续(Tantra,密教典籍)依据成立年代以及内容,一般可分为「事续」、「行续」、「瑜伽续」、「无上瑜伽续」四类,而无上瑜伽又可分为「父续」与「母续」。在中国唐代和日本的密教,以行续与瑜伽续为主,而西藏地区的密教,则以无上瑜伽为特色。密教美术的内容丰富,风貌多元。

藏品亮点

佛塔栏楯
印度秣菟罗地区
贵霜王朝(西元1 世纪-320) 西元2-3 世纪
红砂岩高93 公分

这件以印度秣菟罗地区红砂岩所凿刻的文物,是古代佛塔栏楯的一部分,由二条直栏和三段横楯组合而成。直栏正面各浮雕一尊攀扶树枝的女药叉像,横楯则雕饰着各式莲花图案,是贵霜王朝(西元1世纪-320)常见的造像。女药叉像神情柔和,嘴角含笑,双乳丰满,全身S形的扭摆连动着细腰与宽臀,肌肤圆润紧实,造像风格与该地许多西元二至三世纪的作品一致。

女药叉信仰源于印度先民崇拜的地母神、树精,丰乳宽臀的造型即为丰饶多产的象征,而攀扶树枝的姿式又可能与祈求丰饶的古老仪式有关。这种女药叉信仰后被佛教所收摄,成为佛教的守护神之一,进而出现在佛塔栏楯中。

持钺刀黑天
西藏中部丹萨替寺风格
明(1368-1644) 西元14-15 世纪
红铜鎏金,镶嵌宝石,局部上彩高32.6 公分
彭楷栋先生捐赠

大黑天是藏传佛教无上瑜伽密中的护法,其来源与印度湿婆(Śiva)信仰关系密切,虽然面与手臂数多有不同,但忿怒相、身材矮胖是其共同特征。此尊黑天一面二臂,右手高举金刚钺刀,左手当胸持盛满鲜血的颅钵,以右腿屈左腿伸的展立姿站立,此种大黑天称为「持钺刀黑天」(mGon po gri gug)。依据仪轨,它三目圆瞪、「露出獠牙,舌头卷曲,须发、眼眉皆竖直向上」,「身材矮壮、肚腹广大、四肢强而有力,头戴五骷髅冠,脖子垂挂五十颗新鲜人头串成的项链,着虎皮裙」。

此尊鎏金饱满,璎珞嵌满各色宝石,极为华丽,属西藏中部山南地区丹萨替(gDan sa mthil) 寺的风格。该寺一一五八年由噶举派帕木竹巴‧多吉贾波(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 1110-1170)所建,十三世纪初由当地朗(rLangs)氏豪族任住持,并受蒙古王子旭烈兀(Hülegü, 1217-1265,忽必烈之弟)的护持,十四世纪中朗氏政权更击败萨迦(Sa skyas),取代后者在西藏的地位,盛极一时。

杜尔噶砍杀魔牛
印度东北部或孟加拉
帕拉王朝(750-1199) 西元12 世纪
红铜,残鎏金痕高38.5 公分

杜尔噶为梵文「难以靠近」之意思,为湿婆(Śiva)配偶帕尔瓦提(Pārvatī)之忿怒相,是印度教性力派最重要的崇拜对象。该派认为「Śakti」(宇宙不可知的力量)即宇宙的本源「梵」(Brahma)。依据不同经典,其有八臂、十臂、十六臂、十八臂等多种。

此件描绘杜尔噶砍杀魔牛阿修罗的故事。当后者肆虐三界时,众神被迫聚集唤起「Śakti」,后化现为女神杜尔噶,众神并纷纷赐予她兵器;经过艰苦战斗后,杜尔噶砍杀了魔牛。此件杜尔噶十臂,造像描绘牛头已被砍下于台座上,但从魔牛颈部现出阿修罗。杜尔噶右腿立于座骑狮子背上,左腿踩踏魔牛身驱,两主臂一手拉住阿修罗,一手将三叉戟刺入其身驱,其余各臂持剑、箭、杵、索、盾、弓、斧、刺象棒。

多折角的台座、背后华丽的舟形背光以简化为锯齿状的火焰纹装饰,为帕拉王朝(Pāla, 750- 1199)晚期造像的特征。整体动态感与力度十足,展现恢弘的气势。

杜尔噶砍杀魔牛
帕拉王朝(750-1199)、西元12 世纪
印度东北部或孟加拉
红铜,残鎏金痕、高38.5 公分
杜尔噶为梵文「难以靠近」之意思,为湿婆(Śiva)配偶帕尔瓦提(Pārvatī)之忿怒相,是印度教性力派最重要的崇拜对象。该派认为「Śakti」(宇宙不可知的力量)即宇宙的本源「梵」(Brahma)。依据不同经典,其有八臂、十臂、十六臂、十八臂等多种。

此件描绘杜尔噶砍杀魔牛阿修罗的故事。当后者肆虐三界时,众神被迫聚集唤起「Śakti」,后化现为女神杜尔噶,众神并纷纷赐予她兵器;经过艰苦战斗后,杜尔噶砍杀了魔牛。此件杜尔噶十臂,造像描绘牛头已被砍下于台座上,但从魔牛颈部现出阿修罗。杜尔噶右腿立于座骑狮子背上,左腿踩踏魔牛身驱,两主臂一手拉住阿修罗,一手将三叉戟刺入其身驱,其余各臂持剑、箭、杵、索、盾、弓、斧、刺象棒。

多折角的台座、背后华丽的舟形背光以简化为锯齿状的火焰纹装饰,为帕拉王朝(Pāla, 750- 1199)晚期造像的特征。整体动态感与力度十足,展现恢弘的气势。

坐佛
西元645 或653 年、​印度喀什米尔
黄铜,镶嵌银、红铜高29 公分
梵文题记罗马转写: (正面) saṃvatsare 2[0 or 9] … (左侧) mahārāja navasurendrasya // (背面) [devadharmo] yab mahāśraddhopāsaka gaṃjjapatiputra varṣasya tathā sādhaṃ bhāryā (右侧) śiriyena (背面) tathā sādhaṃ gi( rṇa) rasiṃghena // sādhaṃ putra siṃghena tathā sādhaṃ putra śiriena.

题记中译:在Navasurendra大王统治的第二十(或二十九)年,司库之子Varṣa是具大诚信之优婆塞(居士),连同其妻Śirī、Girṇarasiṃgha、与其子Siṃgha和Śiri共造此(像)。(刘国威译)

这尊佛坐像的主体是以黄铜浇注而成,眼白和双唇分别嵌有银和红铜,这类工艺技法常见于喀什米尔的造像中。该地佛教根基深厚,不但受过贵霜王朝犍陀罗艺术的洗礼,也历经笈多王朝的盛世光辉,造就出喀什米尔造像的独特性。

此尊坐佛结跏趺坐于自岩石狮子座升起的仰覆莲台上,顶有繁密的螺发,圆脸丰颐,月眉细长。在双手结转法轮印的同时,右手还握有衣角。除了保有犍陀罗壮硕写实的身躯和肃穆表情外,衣纹稠密规律,身体的结构和曲线交待清楚,完全符合台座铭文所示之时代风格。台座上供养人身着交领衣衫和长裤,具有当地皇室服饰之特征。此件造像不但是一件喀什米尔七世纪中叶的精品,也是该地现存带有明确纪年的重要造像之一,弥足珍贵。

佛塔栏楯
贵霜王朝(西元1 世纪-320)印度秣菟罗地区、西元2-3 世纪
红砂岩高93 公分
这件以印度秣菟罗地区红砂岩所凿刻的文物,是古代佛塔栏楯的一部分,由二条直栏和三段横楯组合而成。直栏正面各浮雕一尊攀扶树枝的女药叉像,横楯则雕饰着各式莲花图案,是贵霜王朝(西元1世纪-320)常见的造像。女药叉像神情柔和,嘴角含笑,双乳丰满,全身S形的扭摆连动着细腰与宽臀,肌肤圆润紧实,造像风格与该地许多西元二至三世纪的作品一致。

女药叉信仰源于印度先民崇拜的地母神、树精,丰乳宽臀的造型即为丰饶多产的象征,而攀扶树枝的姿式又可能与祈求丰饶的古老仪式有关。这种女药叉信仰后被佛教所收摄,成为佛教的守护神之一,进而出现在佛塔栏楯中。

大日如来三尊像
泰国或柬埔寨、高棉王朝(802-1432)、西元12 世纪末-13 世纪初
铜鎏金、高22 公分
彭楷栋先生捐赠
堆叠的方台中央,坐佛双手作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卷曲盘绕的七头蛇身之上,自佛后立起成扇状。坐佛具典型高棉帝国(Khmer, 802-1432)造像之装扮:头戴宝冠,饰耳珰、项链、臂钏,下裹布裙(sampot);胸前的斜线则暗示了上身尚着有袈裟。在坐佛两侧,以四臂观音与般若佛母为胁侍。

关于中央坐佛与蛇的图像认定,过去多认为是描绘《佛本行集经》(Abhiniṣkramaṇa sūtra)等小乘经典所记载的目真邻陀(Mucalinda)龙王护持释尊的故事;然新近的研究则认为其应为密教尊格的大日如来,可能与《真实摄经》(Sarvatathāgatatattvasaṃgraha tantra,俗称《初会金刚顶经》)10世纪以降在高棉的传播有关。此三尊像另两尊之四臂观音与般若佛母均为密教尊格,也强化了此推论。四臂观音、般若佛母、大日如来则分别表示「慈悲」、「智慧」、以及这两者的统合。

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
清康熙8 年(1669)内府泥金写本
磁青纸、泥金;木板、金、彩绘,镶嵌宝石;每张经叶纵33 公分横87.5 公分
康熙八年《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简称《龙藏经》,属藏文「甘珠尔」(bka’ ‘gyur)类别之佛教经藏,「甘珠尔」意为「佛语之译」,即指经、律二部,据《秘殿珠林初编》卷二十四记载:「(康熙皇帝祖母孝庄)太皇太后钦命修造,镶嵌珠宝、磁青笺、泥金书、西域字龙藏经一部,共一百八本,内有释迦牟尼佛口授口传诸经。」此处「释迦牟尼佛口授口传诸经」即「甘珠尔」之意。此部写本「甘珠尔」为清圣祖康熙皇帝之祖母孝庄太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于康熙六年(1667)下诏开始抄写,康熙八年(1669)完成,过去供奉于咸若馆,是清宫刊写多部「甘珠尔」中最精美,也最受瞩目的作品。

全帙共一百零八函,部类顺序皆同永乐八年(1410)于南京完成之永乐版《甘珠尔》,次序采先经后律,依经典位阶自高至低排列,分六部: 「秘密部」、「般若部」、「宝积部」、「华严部」、「诸经部」、「律部」,共收经典一千零五十七种。

经叶横87.5公分,纵33公分,每函依其内容含经叶约三百至五百余叶不等,皆以泥金书写藏文于特制蓝纸(mthing shog)上。每函经叶上下各有一内护经板,含金砌礼敬语与七尊彩绘造像,内容为佛、菩萨、本尊、护法、祖师等,并饰以各式镶嵌珠宝,版面再护以黄、红、绿、蓝、白五色丝绣经帘。于内护经板上覆以丝质哈达后,保护经函配件依次为三件经衣:黄素绢经衣、黄棉布经衣、黄缎织花袷经衣。以七彩晕捆经带绑缚后,于其上下再各以一外护经板保护,缚以五彩捆经带,最后裹覆以黄棉被经衣。

持钺刀黑天
明(1368-1644)、西元14-15 世纪
红铜鎏金,镶嵌宝石,局部上彩、高32.6 公分
彭楷栋先生捐赠
大黑天是藏传佛教无上瑜伽密中的护法,其来源与印度湿婆(Śiva)信仰关系密切,虽然面与手臂数多有不同,但忿怒相、身材矮胖是其共同特征。此尊黑天一面二臂,右手高举金刚钺刀,左手当胸持盛满鲜血的颅钵,以右腿屈左腿伸的展立姿站立,此种大黑天称为「持钺刀黑天」(mGon po gri gug)。依据仪轨,它三目圆瞪、「露出獠牙,舌头卷曲,须发、眼眉皆竖直向上」,「身材矮壮、肚腹广大、四肢强而有力,头戴五骷髅冠,脖子垂挂五十颗新鲜人头串成的项链,着虎皮裙」。

此尊鎏金饱满,璎珞嵌满各色宝石,极为华丽,属西藏中部山南地区丹萨替(gDan sa mthil) 寺的风格。该寺一一五八年由噶举派帕木竹巴‧多吉贾波(Phag mo gru pa rDo rje rgyal po, 1110-1170)所建,十三世纪初由当地朗(rLangs)氏豪族任住持,并受蒙古王子旭烈兀(Hülegü, 1217-1265,忽必烈之弟)的护持,十四世纪中朗氏政权更击败萨迦(Sa skyas),取代后者在西藏的地位,盛极一时。

阿嵯耶观音菩萨
大理国(云南,937-1254)、西元12 世纪上半叶
铜鎏金、通高52.5 公分
彭楷栋先生捐赠
阿嵯耶观音又称为真身观世音,是中国云南特有的观音信仰,也是中古时期在云南立国的南诏、大理国最受尊崇的神祇。传说祂在南诏立国之初,化现为梵僧,在其协助下,南诏的国势始日益壮大。

此尊菩萨顶戴安​​住坐化佛的高髻冠,整齐的发辫垂挂其侧,耳珰与易长观音菩萨立像类似。额头低阔,双眉相连,眼细鼻塌唇厚,具有东南亚民族的特征。姿势僵直,身材纤细扁平,上身袒露,宽肩佩有连珠宽带项饰,手施安慰印和与愿印,戴着三角臂钏和连珠手环;下着系着结带的长裙,束有花饰腰带,这些特征皆可远溯至中南半岛的造像。这尊造像无论是尺寸、风格、发饰、装饰手法和规律的弧线衣纹等,都与美国圣地牙哥美术馆段政兴(1147-1172在位)所造的阿嵯耶观音像相去不远,应为同期之作。

弥勒菩萨
巴基斯坦(古犍陀罗)、 贵霜王朝(西元1 世纪-320)、西元3 世纪
片岩、通高168.5 公分
犍陀罗是古印度的国名,位于肥沃的印度河和喀布尔河流域之间,包括今日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部份地区。该地是连结长安和罗马丝路的必经之地,是东西文化的荟萃之地。又因曾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深受希腊化文化的影响,所以发展出西方色彩浓厚的造像风格,与朱木纳(Jumna)河畔的秣菟罗并称为印度贵霜王朝两大造像中心。

这尊菩萨像深目高鼻,波浪卷发长及至肩,合理的身体结构展现雄健挺立之姿,身戴多重精致璎珞,厚重的天衣和下裳的衣褶立体写实,在在显示其风格深受西方文化强烈的影响。

这尊菩萨右手施无畏印,而左手所提拎的净瓶就是弥勒菩萨常见的持物,祂将于未来世度化众生,现存许多类似的贵霜遗例正足以说明当时弥勒菩萨信仰之盛行。

诞生佛
明(1368-1644)西元16 世纪
铜鎏金通高20 公分
彭楷栋先生捐赠
寺院于佛诞日(四月八日)举行浴佛活动,以净水、茶汤或五色水等,提供信徒灌沐诞生佛像,故亦称为灌佛会。由于此仪式的特殊性,现存的造像大多为铜制,而且以尺寸偏小的居多,约十至三十公分之间。

此尊诞生佛像的外形与图录3相近,顶无肉髻相,光素无纹宛若新生儿。方头大耳,带有白毫的天庭饱满,双颊丰腴,上下眼睑勾以深深的眼线,再配合上扬的菱角嘴,使得五官扁平的脸庞露出微笑。全身圆滚肥厚,上身较长,着镶有连珠纹边饰的牡丹肚兜,吊带巧妙地掩饰臂膀的衔接处,与上述的诞生佛像相同。肚兜紧贴着躯体,不但强调祂凸出的上腹部,也略显其腰身,应为约十六世纪明代晚期之作。

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
国立故宫博物院,俗称台湾故宫(博物院),为台湾最具规模的博物馆以及台湾八景之一,也是古代中国艺术史与汉学研究机构。馆舍坐落在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2段221号和台湾省嘉义县太保市故宫大道888号,一年可接待超过614万人次参访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参观人数第六多的艺术博物馆。

国立故宫博物院物典藏近70万件册的艺术品和文物,大部分是原先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机构所藏来自紫禁城、盛京行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皇家旧藏;另有部分是编列预算购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归还部分文物,以及透过各界捐赠和征集而来。藏品时间跨度涵盖新石器时代至今长达8,000年,各类藏品分别交由器物处、书画处、图书文献处和南院处等4个策展部门管理,当中以长篇铭文的青铜器、古代早期的名家书画、善本古籍和官窑瓷器等搜藏最具影响力。展厅内是按照文物类别以编年方式系统性地陈设5,000余件展品,器物类展件相隔半年至2年轮换一次,书画和图书文献类展件为每3个月定期更换。

为「平衡南北‧文化均富」,带动台湾中南部地区的文化、教育、社会、经济发展,民国93年12月15日行政院核定在嘉义县太保市设置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定位为「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国立故宫博物院之北部院区与南部院区,两者位阶平行,相辅相成,期实现南北文化双星双亮点,达成艺术均富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