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博物馆,中国

香港文化博物馆(Hong Kong Heritage Museum)于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启用,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管理。香港文化博物馆将历史,艺术和文化的独特组合融入各式各样的节目中,以迎合市民的广泛利益。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博物馆,探索香港独特的文化,特别注重设计,摄影,大众文化,粤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当地生活和创意文化。它也展示和连接世界的文化与香港人民。活动和多样化的展览和节目组织,使参观者在一个非常愉快和教育的经验。

展馆面积约7500平方米,设有金永画廊,粤剧文物馆,中国艺术翠翠画廊,潮少安画廊,儿童探索馆等五个永久性展馆。作为六个主题画廊定期举办展览展示我们的遗产多样化的宝藏。设计既娱乐又开导,我们生动活泼的内容丰富的展览和活动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千变万化的文化和教育体验。

馆藏范围广泛,但大致可以归为艺术,历史,文化等。它的艺术收藏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中国美术收藏,包括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的中国文物,以及岭南少爷赵少安的中国书画的全面收藏。第二类是应用艺术,包括摄影和设计,第三类是香港当代艺术,包括版画,陶瓷,绘画,雕塑等媒体。文物博物馆除了收藏艺术品外,亦持有粤剧文物,香港玩具及漫画等重要历史文化藏品,当地流行艺人的纪念品及早挂历海报。

香港文化博物馆亦管理三间特别分馆,即三同屋博物馆,上尧民俗博物馆及香港铁路博物馆。前两个原为客家村的博物馆,以往的农村生活为特色。最后一个是火车站,讲述了香港铁路运输的故事。

我们的任务之一是接触社区,鼓励公众参与博物馆活动,我们出版季刊,出版教学工具包和工作纸,组织研讨会,文化,历史和艺术的学校和戏剧节目,为儿童和家庭提供的活动,并提供导游,所有这些资源专门设计,使参观者可以最大限度地访问他们的博物馆。

收藏品系列:
香港文化博物馆,致力保存及诠释香港的文化遗产,收藏各类型有关香港及邻近地区的文物和艺术创作,透过这些藏品可反映香港独有文化特色和重要的组成部份。香港文化博物馆藏品由历史藏品和艺术藏品组成 ─ 历史藏品大致可分类为本地历史、表演艺术、民间艺术和普及文化;而艺术藏品主要分为当代艺术、设计及中国艺术(中国书画和中国古代文物)。

当地历史
博物馆对研究及收集新界文物特别注重,藏品总数已逾20,000多件。新界文物来源主要由新界居民捐赠。1993年与乡议局合作新界文物征集大行动,反应热烈,捐赠文物超过5,000件。

表演艺术
粤剧藏品为博物馆的独特珍藏,数量约20,000多件。藏品类别包罗万有,包括服饰、道具、剧本、戏桥、特刊、照片、乐器、唱片及各类文献,主要由热心市民、学者及名伶等捐赠。1996年更得到香港八和会馆的支持,推行粤剧文物征集大行动,成绩斐然。

民间艺术
1994年筹备「贺新年─中国年画与年俗」展览,开始了博物馆的木版年画收藏。博物馆现藏1,000多幅民间版画,并购藏近2,000块版画刻版;除此之外,月份牌亦是博物馆收藏之列。

普及文化
本馆多年来努力建立有关本地普及文化的藏品,继收藏了超过7,000件玩具和漫画后,近年又获罗文和沈殿霞的演艺藏品捐赠,使藏品更为多元化。

当代艺术
除了绘画、素描速写、雕塑及混合媒介等作品外,博物馆更有系统地收藏摄影、陶瓷、版画,以及与科技发展和工商业应用有关的艺术作品,从而带出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还有,为配合香港文化博物馆的主题,故亦重点搜罗纪录香港风貌的艺术作品。

从购藏或捐赠形式建立的香港当代艺术藏品已近4,000件。近年博物馆更致力研究香港摄影,现藏有的摄影作品约有1,500多件,从十九世纪早期香港摄影至当代的数码摄影,当中包括艺术摄影、纪实摄影及商业摄影等不同类型,尝试勾划香港摄影艺术的发展;此外,相机及其它与摄影有关之文物亦是博物馆收藏之列。

设计
香港文化博物馆致力收藏及研究香港设计文物,包括平面、产品、时装及书刊设计等。自2000年底博物馆啓用以来,得到不少热心设计师、设计公司、大专院校以及社会人士的鼎力支持,作出大量捐赠,博物馆现时已蒐集设计文物逾9,000件。

中国书画
蒙岭南画派大师赵少昂教授及其家人的支持和捐赠,博物馆现藏有赵教授的书画作品外,并有岭南艺苑画室内的家具、画具及摆设,《实用绘画学》插图原作、写生素描册、生活照片、藏书与及剪报资料等,是研究和欣赏赵少昂艺术的丰富遗产。

中国古代文物
博物馆蒙徐氏艺术基金主席徐展堂博士慷慨捐赠其珍藏,包括中国历代陶瓷、陶塑、青铜器、石刻、玉器、漆器、家具及别具特色的西藏文物等,蔚为大观。透过这些藏品,市民可欣赏到多彩多姿的中国工艺美术成就,并增加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

展览:
博物馆的规模属全港最大,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布局。博物馆共设有6个长期展览厅及6个专题展览厅、一个可容纳400人的剧院、可供租用的演讲室及教育活动室,亦设有博物馆礼品店及餐厅,让参观者购买纪念品、刊物及稍事休息。博物馆亦设有私家车及单车停车场。

地下:
儿童发现画廊:
介绍自然与文化的历史,包括香港儿童游乐博览。回顾香港以前的流行玩具。本馆适合小朋友参观,其中大部份展品特别为4至10岁的儿童设计。在这里,小朋友会发现大自然的奇妙,揭开考古的奥秘和体验香港昔日的情怀。

展馆分为8个学习游戏区,让小朋友漫步米埔沼泽,深入地底,潜入水中,又和鸟儿、昆虫及海洋生物做朋友;小朋友亦可以透过精心设计的游戏,认识本地考古学家的工作,一睹香港神秘的出土文物;还有,小朋友也可以在此探索新界传统乡村的生活,并可与家人一起分享昔日儿童的玩意。

另外,本展馆附设有「香江童玩」展览,展出本港设计、制造或销售的玩具,为你细说香港玩具的发展。你更可在展品中发现一些风靡一时而现时又难得一见的古董玩具,让你重温儿时旧梦!此外,展览内设有试玩区,让小朋友试玩不同玩具。

这是一个与别不同的展馆,必会令大家尽兴而返!

金庸画廊:
金庸画廊于二零一七年三月二十八日开幕,并于三月一日开幕,面积约二千五百平方尺,设有互动式展位。通过300多件展品,展现了查良博士武侠小说的历史和贡献。走进金庸馆 探索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

查良镛博士是香港著名的报人和社会活动家,亦是享誉国际的文学家。1955年他在机缘巧合下,以笔名「金庸」在《新晚报》发表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大受欢迎,其后他的作品一部部横空出世,直至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总共写了十五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读者遍及全球,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武侠小说作家。

金庸的武侠小说为电影、电视、电台广播、舞台剧,以至潮流电玩和各类文创产品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对香港过去数十年流行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更成为世界华文读者的共同语言。

展览透过逾300组展品介绍查良镛博士(金庸)的早期事业、武侠小说创作历程及其小说对香港流行文化的影响。观众更可以透过展场内的互动展品,重温经典金庸电影、电视剧和主题曲的选段,并认识到金庸武侠小说所蕴涵的丰富知识内容。

为提供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我们会根据展馆情况,必要时采取人流控制措施,敬请理解及配合。

1楼:
粤剧文物馆:
介绍粤剧在香港的表现及发展。博物馆收藏的粤剧文物包括演出名人配饰和服饰。展厅陈列本馆搜藏的粤剧文物,包括昔日名伶的表演用品,并透过重构的戏棚和电脑影音媒体,生动又全面地展现粤剧艺术的历史和特色。

红伶阁展区现正展出「花旦.西宫.嫲嫲 — 李香琴的演艺世界」,透过约五十多项粤剧红伶李香琴的精选藏品,让观众重温李香琴在舞台和银幕上的风采。

赵少昂艺术馆:
赵少昂等当代大师作品展。「丹青四季」展览将于2017年12月18日结束,新展览「瓷缘‧画意」将于2018年2月9日开展,展出赵少昂与杨善深合作画及绘瓷作品,呈现二人深厚的友谊及共同艺术追求,并探讨他们与本地广彩瓷艺「粤东磁厂」的关系,敬请密切留意。

2楼:
徐展堂中国艺术馆:
徐艺术基金捐赠的古代陶瓷,陶器,青铜器,藏文物等珍贵的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展。此展览馆展示徐氏艺术基金捐赠的珍贵中国文物及艺术品,如历代陶瓷、陶塑、青铜器等文物。

专题展览:
“武‧艺‧人生──李小龙”:
于2013年7月20日(即李小龙逝世40周年当日)揭幕,为期5年,展出其逾600件文物,包括戏服、亲笔绘图和笔记等。展览场地总面积达850平方米,设立有多组特别建置,包括怖置了李小龙5出经典武术电影的重要场景、模拟李小龙的健身室及书室。展览亦特设了收藏家系列,定期更换和展出来自不同收藏家借出的珍藏。

李小龙出生于美国三藩市,在香港成长,襁褓中已经参与电影演出,10岁成为电影的主角,这位率性自然的电影童星,于18岁负笈美国,扩大了生活与思想的视野。他一直醉心于武术,在美国开设武馆授徒,融哲于武,创立了截拳道,成为一代武术家。这位别具魅力的演员,凭美国电视剧集《青蜂侠》中加藤一角,逐渐扬名于影艺圈及武术界,1970年代初,回港接拍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等几出名作;至此无论他的明星风采,或是武术造诣,均蜚声中外。

纵然李小龙离开了44年,他,仍活在我们之间。香港文化博物馆与美国李小龙基金会合作,筹展期间更联络海内外收藏家,终于成功征集了超过六百多件珍贵的李小龙文物,可以让观众更全面地、立体地、自主地从他的个人、电影、功夫、文化现象等多方面了解他的成就和贡献,以及其在普及文化的意义,重新认识李小龙的传奇人生!

分馆:
香港铁路博物馆:
香港铁路博物馆位於大埔墟市中心,面积6,500平方米,是在旧大埔墟火车站原址上改建而成的户外博物馆。旧火车站大楼建於1913年,是一座风格独特的金字顶中国传统建筑。火车站於1984年被列为法定古迹;经修复及重新布置后,博物馆於1985年开放予市民参观。

上窑民俗文物馆:
上窑民俗文物馆位於风景优美的西贡郊野公园内,佔地500平方米,是一座建於十九世纪末的客家村舍。上窑村和邻近的一座灰窑於1981年被列 为法定古迹,重修后於1984年开放为博物馆。

愿景:
通过常设展厅和专题展厅的各种展览和活动,博物馆让参观者在了解文物的同时参加活动,并在闲暇时间学习。博物馆还出版季刊博物馆通讯,制作教学资源书籍和工作文件,组织讲座,学校表演,亲子/儿童活动,戏剧表演和导游讲座,鼓励不同的社区学校参与博物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