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琉璃博物馆,中国山东

博山琉璃博物馆建于2007年9月,位于博山区西野街南头17号,占地3000多平方米。它配备了声音,灯光和电力系统,以及投影仪和VCD电视广播设备,可以随时播放彩色釉料产品生产计划的高清音像资料。在博物馆内,分别设有古釉,现代釉,当代釉和博山内画展览区。有1505件各式各样的文物,包括古代釉料,釉料工艺品,美术釉料等。此外,现代釉料艺术还被用来构建栩栩如生的“水下世界”和生动的“动物”。 “王国”,其中有许多由釉料制成的稀有鸟类和动物。

博山琉璃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琉璃之名贵可见一斑。琉璃制品在中国的最早发现,可追溯到西周。唐代尤其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至今民间犹称“料器”。

关于琉璃的由来,它是最早由炼丹家发现的。古代炼丹家将各种各样石头放入丹炉中,幻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有一个叫路申的人,在丹炉炉碴中发现了一颗颗不规则的发光物体,有的晶莹透亮,有的五颜六色,于是路申将其献给国君。欺骗国君说,这是仙丹,放在室内一可避邪,二可长生不老,当时的国君第一次见到这种晶莹闪烁的发光体,就信以为真,如获至宝。并指定以后要进贡琉璃给国君。

琉璃雕琢工艺在清代叫作“套料”。因为北京人把琉璃—也就是博山的有色玻璃工艺品—叫作“料器”,用两种以上的琉璃色料相套制成的瓶、碗、壶等就叫“套料”。“套料”都要经过琢磨加工,雕琢上各种精美的花纹,最后再经抛光,才能成为一件工艺品。不经雕琢的套料瓶、碗,只是一件毛坯,不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最初出现的“套料”是鼻烟壶。

清代大金石家赵之谦所著的<勇庐闲诘>中对“套料”的记述是较早和较翔实的:“鼻烟壶初制比古药瓶式,呼为瓶,后惟称壶。壶皆以五色玻璃为之……更创新制谓之曰‘套’。‘套’者,白套采也。先为之质曰‘地’……套之色有红,有蓝,有绿、黑、白……更有兼套,曰二采、三采、四采、五采,或重叠套,雕镂皆精绝。康熙中所制,浑朴简古,艳照烂如异宝。乾隆以来,巧匠刻划,远过詹成,矩凿所至,细如毫发,扪之有声。龙凤盘螭,鱼雁花草,山川彝鼎,千名百种,渊乎清妙。”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琉璃雕琢起源于清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所以当今国际文物市场和收藏界都把清乾隆年间的“套料”精品视为价值连城的珍宝,而日本的文物界干脆把古今所有的琉璃雕琢工艺品统称为“乾隆料器”。除套料鼻烟壶之外,我们从故宫博物院和世界各大博物馆的藏品中,还可以看到大量的清雍正、乾隆两朝琉璃雕琢的瓶、碗、盖豆、渣斗等工艺珍品。

清宫造办处的档案记载,其玻璃厂的匠役中有“碾匠”一行。这就是在“套料”上进行雕琢加工的工匠。经他们雕琢出来的工艺精品,都是用作宫中陈设或是赏赐外国国王、蒙藏王公及满汉官员,是等级规格非常高的恩赏。清朝被推翻后,造办处玻璃厂亦随之消亡,琉璃雕琢技艺遂流入民间。北京的玉器作坊都能制作—因为琉璃雕琢本来就是玉雕的一个分支。原来由宫中玻璃厂制造的烟壶、瓶、碗等坯子,也改由博山各琉璃炉制造供应,仍由北京玉器作坊雕琢。其产品以白色套金红为贵重,其他有白套蓝、绿和黄色等。品种有瓶、碗,烟壶已不复见。1937年卢沟桥事变以后,达种传统工艺遂告中断。

因技术和原料的限制,琉璃生产自古至今仅北京和博山两处设有作坊。博山的琉璃唐代开始成批生产,明代初具规模。明万历年间,炉行徐应元旦发起建炉神庙,祭祀女娲,以保佑琉璃生产的兴旺。博山于 1983 年在颜山公园红门建立了第一个琉璃博物馆,各位游客可从中欣赏到博山琉璃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琉璃产品中,花球是最常见的,孩子们经常玩的弹子球就是小的琉璃花球。另有套色美术琉璃浮雕器皿,优美别致,独具一格。尤其是鸡油黄雕刻的花瓶、文具等, 有 ” 黄玉 ” 之美称。其它如手镯、料珠、花插、挂瓶、铺丝等饰品,均为国外和中国少数民族所喜爱。内画壶是博山美术琉璃风格独特的工艺品,有人以 ” 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 ” 的诗句赞誉,有兴趣的游客不妨在最后购物时选择一件作为此行的纪念。

历史
中国古代玻璃艺术历史悠久,至少在战国时代已能制造玻璃。在古代,玻璃曾被称为琉璃。今天当这个词被玻璃艺术家用来指称现代玻璃艺术时,实际上,它所表达的是对古老传统的一种认同。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玻璃产地之一。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玻璃艺术在中国似乎被人遗忘了,这种技术未能得以传承。现代琉璃技法的成功是民族的荣耀,从此使中国琉璃跻身于国际艺术之林。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生产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运用水晶粉脱腊铸造技法作为基本创造技巧的琉璃工艺品,分工细腻且精密,需要有极大的耐性。首先从构思设计开始,经过制模、灌石膏、脱腊、高温淬炼、后处理等14道繁琐工序才能完成,其特点之一为一只模具只可烧制一只产品,而且在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均有不定的变数,必须具备十分娴熟高超的操作技巧,一丝不苟,严谨认真才能完成。稍一不慎,则功亏一篑,前功尽弃。这样一件费尽心力的作品诞生了。

技术工艺
博山琉璃工艺技术主要包括大炉技术、圆炉技术和米珠炉技术。琉璃产品叫做料货。从事烧制琉璃的人被称炉匠。大约从元末明初起琉璃业开始兴起。明。嘉庆《青州府志》记载琉璃器出颜神镇 康熙初年《颜神镇志》和乾隆年间。《博山县志》多处记载了博山琉璃产品。

大炉
主要用于生产器皿(水响货)、瓶碗、料条等大料。炉子的形式是简单的“冲天炉”,中央有坩锅,原料按配方投入坩锅后,即加温鼓风至完全熔融。吹货匠将熔成的料用吹杆取出吹成形状。大炉熔料较多,工作辛苦,是琉璃业中的基础工。

圆炉
主要用于生产小件工艺品,如烟嘴、花球、料珠、杂件等。炉子较大炉为小,略高于地面60厘米至70厘米。坩锅周围有圆形工作台面,围绕台面有6人至8人同时工作。料件熔融后,围炉工作的人根据需要取料做活,通常一昼夜可出料两次,工作10小时至12小时。

米珠炉
米珠炉是一种只能供2人工作的小型炉,主要用于生产料珠等类小型件。米珠炉炉温较低,生产工艺中靠手工形成圆珠均匀粒度,所以技术性很强。越是小粒珠,要做到大小一致,圆润均匀,就越是困难。

种类
博山的琉璃工艺制品种类很多,主要有珠、簪珥、鼓饰、烟嘴、料兽、花球、文具、花瓶、内画鼻烟壶、料丝等。博山料器以历来能逼真地仿制各种玉石、玛瑙、珊瑚等宝物的材质而闻名,主要品种有晶莹夺目、色彩艳丽的各种琉璃花球和古朴凝重的鸡肝石料制成的花瓶、文具,在国外颇受欢迎,另外。黄玉般的鸡油黄也是难得的珍品。其他如各种套料雕刻的花插、烟缸、灯具以及各种料珠、手镯、挂坠等,更具有浓郁的民族和民间色彩,现择其要者述之:


珠有大小不同。其生产方法也不同。《颜山杂记》云:“条珠缠之,细珠泻之,大珠缠之戛之。”明珠一般称为“米珠”,可分圆珠、莲子珠、项链珠、瑶珠、佛珠等五类,每类分特细、京细、二细三个等级。

料珠是博山所产各种形式琉璃珠子的统称,因规格、制作工艺和价格档次不同分为三类:米珠类,又有圆珠、莲子珠、顼琏珠、瑶珠、佛珠等品种,而每个品种内又有多种形状和规格之分。如圆珠即有小米珠“二六”,“五钱”、豆型珠、帘子珠、建珠等10余种规格。擀珠类,形态和色泽都较特殊,工艺技术难度更大,以仿制各种名贵玉石为特色,有仿珊瑚珠、红玛瑙珠、松绿珠、猫眼珠、凤眼珠、猴珠、灯笼珠、料渣珠等等。管珠类,用拉制成细小的空心琉璃管切割而成,因管径的粗细、切割的长短、管料的色彩各异,也有多种规格和色泽。料珠是博山琉璃制品中历史久远,花式规格丰富、产量最大、最有特色的一个品类,长期以来一向是各民族各阶层人们所喜爱的装饰品。今已为国家规定应保证供应的民族必需品之一。

簪珥
指用于妇女头饰、儿童帽饰上的种种琉璃料器饰件,最大宗的是妇女梳头的“玉笄”和玉簪。另外还有玉镯、耳坠、扳指、戒指、别子等等,至今不衰。

烟嘴
即用于旱烟杆顶吸烟处之“玉嘴”,包括“旱烟嘴”和“洋烟嘴”两种。此物虽细小价廉,然颇费工时,要经过粘坯、坯料、扎眼、提花头、拉筒、赶身、倒头、印脖等工序,分大、中、小三号,曾风行全国200多年。今已逐渐销匿。

料兽
料兽是博山琉璃制传统小型儿童玩具之一。它以狮、虎、狗、马、牛、猴、羊等为题材,长不足寸,塑形古拙冼练,憨态可掬,头部特大,四足粗状,身背板平,艺人们戏称为“小板凳。”用色则大红大绿。也有一种体形较大,重达二三斤的,当地人称为“狮豹”。它色彩艳丽,形色生动,有民间狮舞之风貌,是传统料兽的代表作。博山传统料兽,民间文化特色浓郁,雅俗共赏,不仅在民间流传极广,而且也素为国内外美术界、民间艺术界和民俗学界人士所共珍。

用琉璃捏制的小型玩具兽,十分生动可爱。由于琉璃必须在温度很高时软捏,故造型必须简之又简,往往身体夸张为大体形,两眼则要十分传神。十二生肖以及狮、骆驼等都是民间艺人的拿手好戏。

花球
花球据传起于学习外国。清光绪末北京一料货行商携一瑞士花球来博山要求仿制,取名“万花球”,销路很好,从而推广开来。其法须先将各种色料叠卷成辫子,切成段,横断面向上作成花样,再加透明料固定住即成花球。博山孔庆仁一家擅长此艺。人称“花球世家”。

文具
包括笔架、水盂、镇纸、笔筒、仿条、围棋子等等。近年又有烟灰缸等。

花瓶
分单色与套色雕花两种,也是博山历史悠久的著名产品。

料玉盆景
料玉盆景是博山美术琉璃品种之一,用玻璃料制成仿玉石纹采下端带有小孔的花瓣、叶片和枝干,以细金属丝串缀成整枝花木,放入花盆而成,宛如名贵玉石雕刻的仿玛瑙、珊瑚、茶晶、紫晶、芙蓉石等的花朵,仿墨玉、岫玉、金星石等叶片,是观赏性的装饰工艺品。

堆花料器
堆花料器,是博山美术琉璃传统品种之一。在刚成型的器物需要装饰花纹的部位,迅速粘上软化好的色料,并立即用钳、剪、铁片等小工具以拉、剪、搓、塑等方法塑出多浮雕似的花、叶或禽鸟等形像,稍加整形后放入退温箱内逐渐冷却即成。器形简洁流畅,花饰自然生动,可作为花瓶、花插、烟具、台灯座等,既可实用又有观赏价值,是一种普及性的琉璃工艺美术品。

套料刘花
套料刘花,也称“套料雕刻”、“套色琉琉雕刻”。以两层以上彩色琉璃高温融套制成器皿的坯胎,经退温冷却后,再用传统的玉石雕刻技艺用器表按设计的图案逐层精心雕磨,刻掉图案以外的套料,保留最内层色料,衬托出已刻好的不同色料层的图案花纹,具有浮雕艺术效果。最后再经抛光,整个器身和不同色彩的花纹都晶莹滋润,宛若玉雕。器形虽多为壶、瓶、罐、坛、盘、盒等,但一般都不作实用,是一种较为贵重的陈设工艺品。“套料雕刻”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独具特色的雕刻品种。

内画鼻烟壶
内画鼻烟壶是博山著名工艺品。最早是清末博山商人王凤浩在北京画师周乐元家中见周用钩形小笔,画水晶壶而得到启示。此后,清末艺人毕荣九承传后加以发挥,成为一绝。近代不少学徒,又经过美术技巧的培训,使内画技艺更加精湛。培养的一批能工巧匠,手工制作精巧,令人叹为观止,将内画艺术推向高峰。

料丝
料丝是用各种色料抽成的细丝,用以编织屏风、彩灯等物,称为“铺丝活”。

鸡肝石
鸡肝石是博山美术琉璃品中特有的一种著名色料,因其色如鸡肝、纹如佳石而得名,特点是在大片紫红色中隐有姿态万千的黑色斑纹,有的如重峦迭蟑,云影水痕,有的如古木奇石,繁花纤草,天趣盎然,令人遐想。它最适合制作格调高雅的器物,如成套文房用具,既是实用品,又是古朴凝重、典雅大方的案头陈设艺术品,历来受国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珍爱,并多次作为高层次工艺品参加全国和国际展览,广受赞誉。

鸡油黄
鸡油黄,博山美术玻璃中名贵色料之一。它光泽晶莹如玉,滋润欲滴,色黄似鸡脂,艳丽而不浮华,天然玉石中无此色,所以愈益显得珍奇。此料多用以制成造型古朴端庄的瓶、壶、罐、盒、盘等器皿,刻以浮雕花纹。含蓄蕴藉,格调高雅,是盛销的高档美术琉璃工艺品。

工艺艺术
将博山琉璃雕琢艺术推上一个新高度的,是博山美术琉璃厂高级工艺美术师张维用等人。自1974年起,他们先后创作了《三打白骨精》、《赤壁鏖兵》、《大禹治水》等特大型雕琢瓶共9件,其中一件雕琢前的重量在5.5公斤以上。这几件作品设计章法严谨,人物造型生动,雕琢精细,工艺难度大,代表了当时琉璃雕琢的最高水平。

博山美术琉璃厂80年代起发展很快,在工艺水平上,差不多已令国内外同行们望其项背。他们的取材广泛,选题高雅,手法多变,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

建筑
博山陶瓷博物馆分为陶瓷博物馆和琉璃博物馆,琉璃博物馆位于博山区西冶街,面积2600平方米,陶瓷博物馆位于省陶瓷公司院内,面积1300平方米。

琉璃博物馆配置了声、光、电系统,安装有投影仪、VCD电视播出设备。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馆内设立了古代琉璃展区、近代琉璃展区、现代琉璃展区、世界琉璃展区,展出各级各类文物、古代琉璃、工艺美术精品1000多件,还建设了全部用琉璃制作的栩栩如生的“海底世界”和生灵活现的“动物王国”,是中国第一个玻璃专业博物馆。

陶瓷博物馆,陈列面积1300平方米 ,藏品展品1000多件,远到大汶口、马家窑以及龙山文化等若干古代的文明时期,近至博山现代所生产的各种艺术品,陶瓷博物馆展区分为前言、领导关怀、博山地区出土的古代陶艺、黄河流域出土的古代陶艺、现代陶艺五部分。它既代表了古代陶瓷艺术的文明程度,也代表了现代博山陶瓷的艺术水平。

琉璃博物馆所藏展品包括博山区政府征集的部分文物、淄博精美琉璃公司提供的琉璃展品、淄博爱美琉璃公司提供的琉璃展品、淄博艺缘阁公司提供的琉璃展品以及社会征集的文物。藏品包括古代琉璃、近代的琉璃雕刻展品、精品内画、玻璃展品、热成型类的现代琉璃展品、现代琉璃雕刻展品。

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
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是国家AAAA级景区文化产业项目,主体建筑包括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博山艺术展览馆、博山陶瓷博物馆、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陶瓷大师名人堂、人立琉璃展销厅、流动大师工作室。

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包括人立琉璃艺术馆、博山艺术展览馆、博山陶瓷博物馆、人立陶瓷琉璃体验馆、人立琉璃展销厅、陶瓷大师名人堂和大师工作室。展馆交相辉映,即有博山源远流长的陶瓷琉璃发展史,又有现代艺术大师的精品展示,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深厚的人文积淀。

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自投入使用以来,先后成功策划了韩美林艺术大篷车走进博山、中国第二届、第三届琉璃文化艺术节以及50余个艺术展览等陶琉文化推广活动。并以其深厚的陶琉文化底蕴,高端高雅的艺术定位,在传统工艺中创新创作了人立墨彩琉璃,可谓是对琉璃生产工艺的颠覆式创新。人立墨彩以中国文人的水墨画为基础,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花瓶、笔筒等不同器型的琉璃艺术品上,堪称浑然天成的艺术结晶。